-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8 8 * 17 17 * 19 19 * 20 20 * 可以从3方面举例说明他汀药物降低冠心病风险的益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 是他汀药物必不可少的作用。然而,在WOSCOPS研究中对普伐他汀降脂作用的分析显示普伐他汀所得的临床益处并不能仅由血脂水平变化来解释。 他汀药物可能除了可改变LDL-C以外,还对一项或多项血脂指标的水平有影响,可能包括乳糜微粒, 小核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或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使这些脂质微粒水平下降的作用可能解释普伐他汀治疗患者中预期事件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而且,还可观察到普伐他汀的非降脂作用,例如恢复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抗炎或减少血栓形成等。目前正积极探讨和研究以上这些及其它方面的额外作用机制。 * * * CARE研究对477例5年随访中未发生任何再发事件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组平均高敏感性CRP(hs-CRP)水平随时间延长而有升高趋势。研究发现在普伐他汀和安慰剂治疗组之间,5年时平均hs-CRP水平有显著的差异(相差 -37.8%; p=0.002)。 * 在CARE研究中,高度的冠脉事件再发危险性存在于那些随机分入安慰剂组且证实有炎症的患者中。这些患者有再发风险大约高出3倍。然而,在那些随机分入普伐他汀组的患者中,炎症增加风险的作用被减弱了,变得不再那么显著。 * * * 就ACS的发病机制而言,已有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可影响动脉粥样化形成和斑块破裂过程中很多关键步骤。其中一些作用具有“种类效应”,是所有他汀类药物所共有的,而其它作用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有特殊的药物相关性。 与降脂相关的效应:降低循环脂质水平计减少斑块中氧化型LDL的沉积 非降脂效应:恢复(正常化)内皮细胞功能1 减少巨噬细胞向斑块内浸润3,4 降低血粘度1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随后在受伤动脉处的血栓形成5-7 减少血栓形成 他汀类通过各种机制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并不都与血脂水平降低相关。 * * 10 10 普伐他汀与LDL-C125mg/dL的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得益似乎不能以血脂改善更多来解释 基线血脂平均值 普伐他汀改变血脂 糖尿病组 非糖尿病组 糖尿病组 非糖尿病组 LDL-C 113 mg/dl 113 mg/dl -33 mg/dl (30%) -37 mg/dl (32%) HDL-C 34 mg/dl 37 mg/dl +0.9 mg/dl (1.6%) +2.3 mg/dl (6.5%) TG 191 mg/dl 165 mg/dl -32 mg/dl (14%) -25 mg/dl (14%) Sacks FM, et al. Circulation 2002, 105(6):1424-1428 发生糖尿病的时间(WOSCOPS) 糖尿病(%) —— 安慰剂 ---- 普拉固 年 30 % P=0.042 中风发生率(CARE+LIPID) 累计中风发生率(%) 22 % P=0.01 months —— 安慰剂 普拉固 201例PTCA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两年 普拉固组(n=100) 和安慰剂组(n=101)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再狭窄率 普拉固组17%,安慰剂组38%(P0.001) 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率 普拉固组7%,安慰剂组29%(P0.001) 普拉固:延缓 PTCA术后的再狭窄 REGRESS(Regression Growth Evaluation Statin Study)再分析 Keogh et al. ACC, 1999 87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治疗观察12个月 移植术后第 2 天起给予开放标签的他汀类药物 普拉固20mg/d(n=42) 辛伐他汀10mg/d(n=45) 需要时增加剂量 目标TC≤5mmol/L和LDL-C ≤3mmol/L 两组治疗后降脂幅度相同 1 / 3 / 6 / 9 /12月时测量血脂/肌酐/CPK/肝功能 终点事件包括死亡、排异和感染 普拉固:改善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 Keogh et al. ACC, 1999 普拉固:心脏移植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 60 80 1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天 普拉固(n=42)生存率95.2% 辛伐他汀(n=45)生存率79.8% P=0.036 生存率 (%) 普拉固 辛伐他汀 Keogh et al. ACC, 1999 CPK↑ 横纹肌溶解 头痛 合计 终止治疗 普拉固 辛伐他汀 0/42 (0%) 0/42 (0%) 3/42 (7%) 7% 7% 11.1% 5/45(11.1%) p=0.0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