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90年代我国城市男性本病死亡率为49.2/10万人,女性为32.2/10万人口。冠心病在住院心脏病人中所占的比例为:50年代占6.78%,60年代占15.71%,70年代占26.03%,80年代占26.80%,90年代占39.18%。冠心病在男性40岁开始发病率增高,50-60岁达高峰,女性50岁开始发病率增高,60-70岁达高峰,70岁后均稍有下降。
一.冠心病的定义: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disease),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
二.冠心病的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分型标准
过去20年,临床上有多种冠心病的分型方法,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按其标准,冠心病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也称隐匿型冠心病。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枝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2.心绞痛(anginapectoris):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
3.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4.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cardiomyopathy):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引起。
5.猝死(suddendeath):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由于本型患者及时抢救可以存活,所以称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较妥。
三.心绞痛
1.心绞痛的定义:一过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2.心绞痛的分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
3.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
A.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在1-3个月内基本不变。
B.机制:由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使其供血相对固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静息时尚能满足心肌的需要。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而使心肌需血量增加,超过了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时,就会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
C.典型疼痛特点:
a.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b.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c.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
d.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发作多次。
e.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有效。
f.老年心绞痛特点:①疼痛部位不典型:老年心绞痛可发生于牙部至上腹部之间的任何部位,如牙部、咽喉部、下颌部、下颈椎、肩背部、上肢及上腹部,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老年心绞痛部位不典型的发生率为35.4%,明显高于成年人(11%)。②疼痛程度较轻:由于老年人痛觉敏感性降低所致。③非疼痛症状多:老年人的心绞痛可以是劳力性气促而非胸痛。心绞痛并不完全表现为疼痛,患者对心肌缺血的感觉可以是胸痛,也可以是疼痛以外的症状,如气促、呼吸困难、疲倦、胸闷、烧心、出汗等症状。老年患者这些非疼痛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多与心衰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不稳定型心绞痛:
A.目前将稳定型心绞痛以外的心肌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B.机制: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差别主要在于冠脉内粥样斑块不稳定,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溃疡或破裂,表面上有血栓形成并刺激冠状动脉痉挛,使血管腔减小,从而使心肌供血突然的进一步地减少,而导致心绞痛。
C.特点:
a.疼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
b.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
c.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酯类药物缓解胸痛的作用减弱。
d.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实验室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