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猪的品种 知道品种的起源、历史发展,对认识、理解现今品种属性和问题非常重要 猪品种形成的中心在英国、中国和美国,而中国品种的形成和进化比英美都早 已知中国在猪驯养方面,早于欧洲和美国(G.F.Jones, 1998) 猪经济类型 中国地方猪种 引进品种 培育品种 第2节 中国地方猪种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数量大,48个地方品种 (《中国猪品种志》, 1986 ),占全球猪种34%(FAO)。 中国地方猪种分类的历史演变 中国地方猪种类型和特点 部分优良地方猪种介绍 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 中国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存 一、中国地方猪种分类的历史演变 划分的根据 猪的外形特征与生产性能特点 农业耕作制度和饲养管理特点 猪种来源、分布、迁移 地理气候因素和生态特性 分 布:秦岭、淮河以北,包括自然区划中的华北区与东北区、蒙新区和湖北、陕西、安徽、江苏北部 育 成:饲料供应不丰富、饲养粗放 特 点:被毛多为全黑,偶在末端有白斑,体躯较大,四肢粗壮,背腰窄;皮厚毛粗,抗寒力强,额间多纵行皱纹,嘴筒较大;乳头8对左右 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好,产仔数12头以上;生长较慢,吊架子法肥育;屠宰率低,产肉性能差 代表品种:东北民猪和西北八眉猪 东北民猪 青海八眉猪 分 布: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平原 育 成:饲料条件好,稻麦三熟 特 点:毛色从北到南由黑色向黑白花过度,有个别全白;骨粗壮,皮厚而松,有皱摺,耳大下垂,有菱形或寿形皱纹 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好,经产产仔数13头以上,利用年限长,性早熟,乳头数在8对以上,经济成熟早 代表品种:太湖猪、江苏姜曲海猪、湖北阳新猪 分 布:长江和珠江之间广大地区饲料供应丰富 特 征:外型与华南猪接近,圆桶型体型,毛色黑白花,头尾多为黑色,“两头乌”,横行皱纹;生产性能:介于南北之间,产仔数为10-13头,肉质细嫩,瘦肉率低; 代表品种:金华猪(采用黑豆、大麦和胡萝卜等优质饲料,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形成了金华猪骨细皮薄,脂肪均匀较硬,制火腿) 分 布:滇、桂、粤、闽东南,台湾 自然条件:热、农作物一年三熟,青贮饲料,精细培养,食用习惯 特 点:早熟易肥, 产肉性能高,肉质细嫩;体形矮、四肢短、臀圆、体肥、背腰宽;黑白花居多,大多数凹背,耳小;性早熟,胎产仔6-7头 代表品种:广西陆川猪和广东大花白猪 分 布:云贵高原,四川,湘鄂西 外 形:头大,额部多有旋毛,腿粗短,部分有横行皱纹,毛色多为全黑,有黑白花,全白和少量红毛猪 生产性能:产仔数8-10头,屠宰率低,脂肪多 代表猪种:乌金猪和四川内江猪、荣昌猪等 分 布:青藏高原 自然条件:气候干燥寒冷,养猪以放牧为主 特征特性:头狭长,耳小竖立,形似野猪,毛多为全黑,少数有黑白花和红毛 生产性能:产仔数为5-6头,生长慢,抗逆性强 代表猪种:藏 猪 三、部分中国地方猪种简介 四、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 五、中国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存 保种目的是为了更好利用 利用途径 “超级猪”计划 原 理——应用胚胎工程进行 目 标 实现方法 第3节 引进猪种 解放前引进的主要是兼用型品种,巴克夏等 1936-1938,原中央农业大学引入大约克夏 1957,1967年先后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引进大约克 1964年,农业部首次从瑞典引进长白猪,1980年5月,国家外经贸部从丹麦引进300头长白猪 1936年许振英先生引入脂肪型杜洛克,1972年尼克松访华第一次带入肉用型杜洛克,1978年和1980后,从美、日、匈牙利引入杜洛克 生长速度快。 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90kg,70%-72%,背膘薄) 繁殖性能一般 肉质欠佳,主要是IMF含量较低,肉风味较差,有的品种易发生PSE,DFD肉 抗逆性较差,饲养管理条件、营养水平要求较高 丹麦猪种生产性能水平(1994年统计资料#) 引进猪种生产性能测定(2001-2003年资料# ) 引进长白猪繁殖性能(2002-2003年资料) 2、主要国外品种 大白猪 长白猪 杜洛克猪 汉普夏猪 皮特兰猪 大约克夏猪-Yorkshire or Large White 主要应用英国育种学家——R.Backwell的育种原理和方法,即 “ 淘汰体大而粗糙(coarse)的个体,选择骨骼匀称和纤细的猪只” 。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大白猪已成为欧洲的重要品种。此后,英国大白猪出口到了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南北美洲46个不同的国家 培育中,引入我国的广东猪和莱斯特(Leice-ster)猪杂交而育成,分Small White, Middle White 和 Large White。 Small Whi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军事理论课程 比赛 信息化战争.ppt
- 斯伦贝谢Fuzzy landscape(数字油田).ppt
- 沙漠生态农林综合开发可研性报告.doc
- 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oc
-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源于生活_高于生活_1754523445.ppt
- 最新2014-2015学年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整体课件.ppt
-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45万吨年加氢改质装置国V 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副本.docx
-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一体化教程 韩鸿鸾模块四 4.4主轴准停装置装调与维修新.ppt
- 星河湾看地产未来的竞争焦点与南北共融发展趋势_112PPT_2009年.ppt
- 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之旅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