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题的答案.docVIP

《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题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题的答案    篇一:《出师表》对比阅读及答案    《出师表》对比阅读    (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    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知臣谨慎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于旧都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辍耕之垄上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    C.而议者谓为非计水落而石出者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8..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9.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10.下列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不可知其源C.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    1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D.不欲以诈道训俗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13.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    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

文档评论(0)

177****8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