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8(含解析).docVIP

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8(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复习 PAGE 基础增分练8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翰墨飘香,丹青溢彩,以“墨”为代表的书画艺术,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胎记,承载(zǎi)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su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哲学。 B.荣获“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称号的“兰小草”王珏,扎(zhā)根洞头大门岛行医28年,15年来匿名捐献善款累(léi)计30万元,直到2017年他因病去世,其真实身份才被公开。 C.近日,“市民观摹团”与即将竣工的温州市域铁路S1线进行“零距离”接触,发现S1线惠民站内的轨道屏(píng)蔽门比杭州、广州等大都市的更高大,看起来似(sì)乎十分安全。 D.李敖溘(kè)然长逝的噩耗传来,舆论场立刻兵分多路,吵得一团糟。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单说热闹程度,他曾引用的梁启超诗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欲语谁”,竟一语成谶(chè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教了新诗的美妙韵味和意境,特别陶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该是垂柳吧,才堪比“新娘”:河畔的垂柳,被夕阳染成金色,像身着盛装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教人生出热烈纯真的爱恋。徐志摩爱恋康桥,就像爱恋自己梦里的新娘,情意缱绻。【乙】而康桥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阳下的垂柳。垂柳树形葱郁浓密,枝条细长,一律下垂,迎风摆荡,顺光看去犹如新娘飘逸的长发,逆光看则如新娘头上那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如此天才的想象,只属于徐志摩。【丙】未名湖畔的垂柳,其实也风姿绰约,风情万种,不知哪位诗人能像徐志摩写得那样美?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领教 B.特别 C.葱郁浓密 D.风姿绰约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把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放在一边,放松下来聊聊天。”这就是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让星巴克从普通咖啡店,变成一个文化现象的重要转折点,正是董事长舒尔茨意识到“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服务和体验”。 B.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它对一个人有两重意义:既是塑造性格、人格的重要性,又是进入真实世界的演练场。一方面,它的影响伴随人一生;另一方面,人终究要离开它,进入真实世界。 C.这个古老习俗的缘起与存在疑点重重,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展望与说明。 D.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受人欢迎。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5.请就“知识是否需要付费”的辩题,针对正方的辩词,任选一个角度,为反方写一段反驳正方观点的文字。要求:①运用反问句式;②不少于50字。 正方:知识需要付费,这是对知识生产者的尊重,若不给他们报酬,他们生产知识的积极性就会削弱。在知识爆炸、泡沫不断的时代,知识付费使用的形式一定可以帮助消费者筛选更有质量的知识。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一)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二) 《孔子家语》说:“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 朱熹《四书集注》说:“盖其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故其发于声者如此。” 程树德《论语集释》引皇侃《论语义疏》云:“子路性刚,其鼓瑟亦有壮气。孔子知其必不得寿终,故每抑之。” (1)有一成语源于材料(一),这个成语是:          。? (2)孔子好乐,为什么偏偏不喜欢子路鼓的瑟?结合材料(二)中前人的解读,分析概括其原因。 基础增分练8 1.D A项,“载”应读“zài”;B项,“累”应读“lěi”;C项,“摹”应为“摩”。 2.A A项,领教:接受人的教益或欣赏人的表演时说的客气话。语境是对徐志摩的诗有所认识,体会了其中的意义,所以用“领教”不正确,可用“领略”。 3.C 此句为陈述语气,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A B项,搭配不当,“重要性”改为“重要因素”。C项,成分残缺,“信仰”后加“的丰富资料”。D项,句式杂糅,去掉“受人欢迎”。 5.示例(1)难道知识生产者没有获得报酬,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定就会削弱吗?在知识共享时代,基于精神驱动的免费模式绝不会拜倒在金钱之下。 (2)难道知识生产者获得报酬就会创造更优质的知识吗?由于金钱的诱惑,虚假夸大抄袭的现象必然会出现,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浑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燕虞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