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手工业商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练习: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④往往导致阶级矛盾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①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曲辕犁的出现④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战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周王室的衰弱 B.各国的变法运动 C.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 D.农耕技术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6.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4、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成因 1)、商运发达— 水运:俞大娘航船 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2)、城市繁荣: A、长安—常设商业区、洛阳—规模超过长安 扬州“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成为都会 B、城市中“市”“坊”分开,出现夜市。 C、草市发展: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对外贸易:海上、陆上丝绸之路 广州;市舶使 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清明;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开通;中外交流频繁。 5、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1)、城市商业繁荣,草市发展: A、“市”彻底打破“时间”“空间”界限;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C、出现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还有夜市、晓市等 D、草市有了比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2)、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益州) 3)、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4)、海外贸易发达 5)、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出现“功夫针商标” 。 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材料: 我国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绸之源”。丝的发明和丝绸的制作,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的。有一个为人们所常说的笑话:大约到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一位叫保萨尼亚斯的学者说:丝是一种好像金龟子一样但比之大两倍的小动物体中取出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把它们养四年,喂它们吃小米,然后从它们的残骸中获取丝。这当然是很可笑的,说明西方一直到公元3世纪时(我国已在魏晋时代),还不了解丝是怎样提取的。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三)、冶金技术 1、青铜技术:夏商周(大多是生活用具,西周时是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代表——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2、冶铁:最早是春秋晚期;战国时期——锻铁和铸铁技术及炼钢和淬火技术;汉代——汉武帝盐铁官营制度,开始用煤做燃料(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力鼓风(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兵器更加坚韧锋利.北宋:以煤作燃料冶铁—冶铁炉的温度得以提高.(资料卡片:书16页) (四)、制瓷业的发展过程(世界最早): 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陶到瓷的过渡阶段 东汉: 出现青瓷 唐朝: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制作精美,景德镇、四川大邑白瓷名列前茅 釉下彩绘:长沙官窑首创;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景德镇和五大名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 明清: “瓷都”景德镇; 明中后期烧制五彩瓷、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康熙年间;雍正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欧、亚、非各国,明代烧制出带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清朝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元代: 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 新石器时代:会烧制原始彩陶,唐三彩继续发展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生产部门不断增多、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