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特殊句式 一、考点阐释: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二、考题探究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广东卷) ( 2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解析】“奚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相当于“以奚”,即“凭什么,根据什么”。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湖南卷)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于斯亭”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把其放在谓语动词“饮酒”的前面。 三、句型介绍 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四、复习方略 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套类似的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例: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C) 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如或知尔?? D、则何以哉 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 4.掌握句式特点,准确翻译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事实上,高考中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通常是涉及文言句式的把握的。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我们要能运用这些相关知识,并将结合具体语境(包括上下文和写作背景两个方面),仔细体味和制订要求翻译的句子,明确句式特点,努力实现知识迁移,从而顺利地解答这类题目。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如翻译《齐桓晋文之事》一课中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一句,要知道“莫之能御”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相当于“莫能御之”;还要能清楚“保民而王”与“莫能御之”构成假设关系。 五、分类说明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1、用“者”、“也” 表判断。 (1)“……者,……也”式。 1、子瑜者,亮兄谨也。(?赤壁之战》) 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3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判断句式。主语后面加”者”,表示提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也”附在谓语后,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 (2) “……者,……”式。 1、粟者,民之所种。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3) “……, ……也”式? 。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女婿)《左忠毅公逸事》 ???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 4、夫战,勇气也。 (4) “……者也”式。 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本”“悉”“必”“耳”表判断。 ⑴当立者乃公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