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防史话】
旧广州消防署与“火烛鬼”
丁宇
今日文明路47号,29余米高的旧广州消防总署大楼,曾参照当时英国消防楼的设计筹建,如今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它诉说着一段段为了“让老广们有安全感”的城市消防史——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组接管原民国广州市警察局消防署,在文明路47号(即民国初年广州市首次设立的消防署旧址)成立“广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左下图为:民国广州汉民区义勇消防队。】
1、文明路47号
据老消防队员蔡益华回忆,当时广州有消防队员121人,消防车10辆,拖拉泵2台,手抬泵3台,设有瞭望班,由9名战士24小时在瞭望塔上昼夜轮流值守。塔顶四面通透,狂风劲吹,每到寒冬黑夜,值班战士身裹军大衣,脚蹬棉鞋仍冻得跺脚直跳,还得睁大眼睛提高警惕,毫不放松四面八方可能出现的火情;一到夏天,这里又变成空中火炉,酷热难耐,汗流浃背。消防战士不问春夏秋冬,坚守岗位,全靠一个望远镜练就金睛火眼,哪怕在茫茫黑夜,也能及时发现险情。陪伴值班战士的,只有一个小闹钟和一部电话机。“有时候,战士们寂寞得受不了,就自己跟自己说话,然后看一看广州这个正在慢慢长高的城市。”蔡益华如是说,这儿后来改成越秀消防中队。
随着广州城发展变化,文明路47号消防队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这座总高29米的旧广州消防总署大楼,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部民国活历史。
2、两代“火烛鬼”
广东及广州的火情和消防历史可追根溯源至清末年间。道光二年(1822)九月十八日,“广州城外西关大火,三昼夜始熄,毁民舍数千,男女民夷,焚死百余……”。城外西关当时是广州繁华之地,店铺林立,“十三行”商人的大本营就位于此。被焚毁的商铺中包括洋行十一家,“各洋夷馆与夷人货物,计银约值四千余万两,俱为煨烬”。大火过后,“洋银熔化,白花花满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两里地之遥。”这场大火灾致使中外商人损失惨重,商务活动无以为继。北京朝廷非常重视,责令粤地官员“严厉查办延烧洋行夷馆之事,从速恢复经商活动。”
广东的秋冬季节,火灾频发。道光二十五年(1845)十二月,“东莞石龙镇新街演戏失火,焚男女四百人。”光绪三年(1877)十一月,南海县“城南大火,跨城延烧铺屋无数”。据粗略统计,自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间(1821-1911),广东共发生火灾281起左右,这仅仅是有文献记载且损失较为严重的火患,其中广州府有231起,占全省火灾总数的82%以上。其余发生在道光朝13起、咸丰朝6起、同治朝4起、光绪朝205起、宣统朝3起。火情记录表明,社会火灾发生频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
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设立“救火队”(即今天的消防队),地点就设在文明路49号附近。老消防员邹栋才父子两代都是救火队员,据邹老忆及,清代广州坊间把火警叫做“火烛”,?亦有人把消防员叫做“火烛鬼”(直到今天,香港电视剧中仍沿用此一叫法)。军队编制,编号为“军六槛”,救火队员身穿兵服,胸前背后都写有一个“勇”字(“兵勇”之简称),每天清晨5点,队员闻鸡起舞,跑步锻炼体能。救火队的头目骑着高头大马跑在前面,步调视心情而定,时慢时快,苦了后面跟着跑的队员。他们多从三府前(今海珠南路)出发,取道惠福路、文明路,拐弯转上越秀中路又至大东门,然后沿中山路跑到西门口,最后由大德路返回。途中,每个队员都要手拿一件灭火工具以增加荷重,对体能锻炼颇有裨益。不过当时灭火器材有限,通讯亦不发达,万一此时某地发生火灾,就得等他们回来才能出队救火,此乃弊端之一。【右上图为:解放初的消防队员。】
出队救火是头等大事,同样是头目骑马跑在前面,身后跟着十几个队员,其中由四、五人推动“火烛车”,一名小兵吹号示警,其余担着水枪、斧头、钢铲等灭火工具随后。那时的老百姓一闻号警都会跑出来围观,小孩子随队叫喊嬉闹。最早期的“火烛车”只是一台水泵,没有动力驱动,由马拉或人拖,一到起火地点,就近找到水塘或水井(过去的广州,农田水塘、水井遍布)把帆布喉插入水中,然后4人合力压泵,水柱可射至两层楼高。吹号报警开路的队员,多会选择年轻精灵的人担任,邹老的父亲初入行时才十几岁,当了吹号兵。
晚清以后,消防队归属警局巡警署,队员们改穿统一消防着装:大成蓝唐装,胸前书有“警察消防”四个大字,土布绑腿,黑色布鞋,头戴?“捉贼帽”(民间俗称,亦即警察戴的斗笠)。救火队员若犯错,视情节轻重施以鞭刑;鞭子有长粗、短细等十几种不同规格,重则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轻则衣服破裂鞭痕累累,很有阻吓力。“现在这些鞭子早就找不到了。直到民国陈墨香任职以前,广州消防情况大致如此。”邹老总结说道。
3、“奔驰”灭火车
民国期间,广州火情同样严峻,据《民国十七年广州市政报告条刊》记载,“查消防事业,原为市民筹备火险之保障,亦为地方维持秩序之安全,故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ppt
- [专题]潮安县二塘村河砂可采区河砂开采作业劳务---监理规划.doc VIP
- 第二单元 歌唱七彩生活 新二年级语文暑假阅读、习作提升课(统编版).docx VIP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二级词汇表.pdf VIP
-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ppt VIP
- 《GB 6514-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急性冠脉综合征(共83张PPT).pptx VIP
- (炼铁部)电工技能大赛复习题.doc VIP
- 《离婚指南》小说改编_经典戏剧剧本.doc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