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生物处理--微生物图片;生物处理—污泥颗粒、细菌、真菌;2、概述—基本概念;BOD: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生物】 Oxygen【氧气】 Demand【需求】)
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这个指标代表消耗掉的氧。
BOD5 :(20℃ 5天BOD)
微生物完全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总共约需100天,为缩短检测时间,一般20℃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约占BOD70%。
来源: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NH3-N:氨氮
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农用化肥的流失,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
危害:黑臭、毒性,富营养化。;生物处理—好氧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2、生物处理—好氧异养代谢:;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四节 生物脱氮除磷; 氮和磷的排放会加速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其次是氨氮的好氧特性会使水体的溶解氧降低,此外,某些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他生物有毒害作用。因此,国内外对氮磷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本章阐述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比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去除氮磷经济,尤其是能有效地利用常规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改造达到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是日前应用广泛和最有前途的氮磷处理方法。;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氮在水中的存在形态与分类;氨化与硝化反应过程;硝化反应的条件;反硝化-1;反硝化-2;反硝化反应的条件;内源反硝化 ;硝化、反硝化反应中氮的转化; 脱氮新理念; (2)厌氧氨氧化 厌氧氨氧化是荷兰Delft大学1990年提出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基本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氮气,或者说利用氨作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参与厌氧氨氧化的细菌是自养菌。厌氧氨氧化过程无需有机碳源在。
(3)亚硝酸型完全自养脱氮 基本原理是先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氮,控制氨根离子与亚硝酸根离子比例为1:1,然后通过厌氧氨氧化作为反硝化实现脱氮的目的。全过程为自养的好氧亚硝化反应结合自养的厌氧氨氧化反应.无需有机碳源,对氧的消耗比传统硝化/反硝化减少62.5%,同时减少碱消耗量和污泥生成量。 ;二、硝化—反硝化过程影响因素;2.溶解氧
硝化反应必须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一般应维持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为2~3mg/L,溶解氧浓度0.5~0.7 mg/L,是硝化菌可以忍受的极限。硝化可在高溶解氧状态下进行,高达60mg/L的溶解氧浓度也不会抑制硝化的进行,为了维持较高的硝化速率,污泥龄降低时要相应地提高溶解氧浓度。溶解氧对反硝化反应有很大影响,主要由于氧会同硝酸盐竞争电子供体。同时分子态氧也会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及其活性,
3.pH值
硝化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为7.5~8.5,硝化菌对pH值变化十分敏感,当pH值低于7时,硝化速率明显降低.低于6和高于9.6时,硝化反应将停止进行。反硝化过程的最佳pH值范围为6.5~7.5,不适宜的PH值会影响反硝化菌的生长速率和反硝化酶的活性。当pH值低于6.0或高于8.0时,反硝化反应将受到强烈抑制。;4.C/N比
C/N比值是影响硝化速率和过程的重要因素。硝化菌是自养菌,硝化菌产率或比增长速率比活性污泥异养菌低得多,若废水中BOD5值太高,将有助于异养菌迅速增殖,从而使微生物中的硝化菌的比例下降,一般认为,只有BOD5低于20mg/L时,硝化反应才能完成。反硝化过程需要充足的碳源,理论上lgNO2还原为N2需要碳源有机物2.86g。一般认为,当废水的BOD5/TKN值大于4~6时,可认为碳源充足,不需另外投加碳源,反之则要投加甲醇或其他易降解的有机物作碳源。
5、污泥龄
为使硝化菌能在连续流的反应系统中存活并维持一定数量,微生物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即污泥龄应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期。一般应取系统的污泥龄为硝化最小世代期的两倍以上。较长的污泥龄可增强硝化反应的能力,并可减轻有毒物质的抑制作用。;6.抑制物质
对硝化反应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有:过高浓度氨氮、重金属、有毒物质以及有机物。一般来说,同样毒物对亚硝酸菌的影响比对硝酸菌大。反硝化菌对有毒物质的敏感性比硝化菌低很多,与一般好氧异养菌相同。在应用一般好氧异养菌文献数据时,应该考虑驯化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