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详解高盛七宗罪:操纵股价 设套对赌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天上方一日,人间已百年。”这并非只是个传说,一场由 高盛主演的现实版“惊天之变”正在上演。作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所剩不多的“硕果”之一,高盛没能笑到最后。一夜之间,突如其来的欺诈丑闻使昔日的金融巨擘变身“过街老鼠”,这家有着14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店”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好不容易复苏的金融市场被高盛这只烂鞋子打了下去”,这是上周末美国媒体发出的高声感叹。当“股神” 巴菲特受其拖累损失10亿 美元,当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应声暴跌,当刚刚从金融海啸中得以喘息的全球经济再遭“偷袭”,这只华尔街的“巨象”被媒体形容为“烂鞋子”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量证据表明,媒体如此形容高盛绝非只为宣泄情绪。仅需回顾一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全球资本市场大案,你会发现,“烂鞋子”高盛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高盛究竟有几宗罪?让我们逐一回放。
【第一宗】操纵股价
受害者:贝尔斯登、雷曼、 百度
2008年7月,在次贷风暴中“全身而退”的高盛受到来自贝尔斯登和雷曼高层的质询,询问其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这两家公司股价的操纵。知情者称,贝尔斯登前CEO施瓦茨曾质问高盛CEO布兰克费恩,在贝尔斯登3月份破产之前、股价连续暴跌的那段时间,高盛在伦敦的交易员是否操纵了该公司的股价。 雷曼兄弟CEO富尔德也抱怨说,听到不少关于高盛交易员故意散布雷曼公司负面假消息的“流言”。
2009年8月24日,美国著名金融投资网站Seeking Alpha刊登Static Chaos的分析文章,对高盛在百度IPO后连续唱衰行为提出质疑。文章认为,高盛该举动有可能是故意为之,涉嫌违规操纵股价。文章称,在高盛的“反向造势”下,百度股价在2006年2月曾被打压至51美元的最低位。然而,由于高盛对百度IPO
【第二宗】没“谱”乱唱
受害者:中石油
2009年新年伊始,高盛对跌幅已近八成的 中国石油继续做出悲观预测,其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亚洲石油股估值依然过高,预计中国石油A、H股均有42%的下跌空间,并将中石油列入“强力卖出”名单。 受此影响,中石油A股、H股接连出现狂泻。
另一方面,以 申银万国等为代表的券商均将中石油加入2009年金股之列。 中信证券则给出中石油A股13元的目标价,是高盛目标价的2倍有余,并给予“增持”评级。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高盛很有可能是故意唱空,然后买入,这是国外投行的老招数了。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回应表示:“研究机构看空股价不能没谱,也不应为利益所驱。”
【第三宗】设套对赌
受害者:深南电、国航、东航、太子奶
2008年10月至11月,一场对赌“败潮”突袭中国。短短一个月,深南电、国航、东航、太子奶相继传出兵败对赌协议的消息,并面临天价索赔。与这几家企业签订对赌协议的,正是高盛。
太子奶“中招”始于2007年。当时,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与高盛等投行签下一份暗藏对赌合约的引资协议。具体约定为: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业内分析师指出,这其实是粉饰一新的“投资-拖垮-全面控制”思路。高盛一面发布中国乳业市场利空报告,一面借势抄底,用严苛的约定迫使太子奶急速扩张,使得资金链本已紧绷的太子奶最终跌向破产深渊。
而高盛与深南电、国航、东航签定的,则是被冠以“套期保值合约”名义的油价对赌协议。分析人士指出,投行会事先对市场未来走势作出判断,在与企业签订对赌协议后,投行可以与油企签订反向协议,或直接在国际原油 期货市场中反向操作。同时,由于协议内容往往被设计得晦涩冗长,一些对投行有利的免责条款容易藏身其中,加之国内企业缺乏这一业务领域的智囊团队,稍有不慎,便会掉入对手早已设好的圈套。
【第四宗】内幕交易
受害者: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相关受害者
继2008年12月发生“麦道夫世纪巨骗案”后,2009年10月,华尔街再次传出金融诈骗丑闻。美国对冲 基金公司帆船集团(Galleon Group)创始人、亿万富翁拉杰·拉贾拉特南因涉嫌从事对冲基金内幕交易获取暴利,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起诉。
公众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甘寂寞”的高盛便闯入视线。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高管的爆料称,帆船集团每年向华尔街银行支付数亿美元,以定期获取不会向大多数投资者公开的市场信息作为回报,高盛等机构则作为主要供应商,为其提供对冲基金服务(机构经纪业务)。
随着调查的进行,高盛董事拉雅·古普塔(Rajat Gupta)被曝卷入该案。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检方正在调查古普塔是否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期间向拉贾拉特南透露了高盛的内幕消息。此前,检方通知高盛,已就古普塔与拉贾拉特南之间的谈话录音展开审查。
【第五宗】希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