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防史话】
消防头盔的演变过程
消防头盔是在灭火战斗中,用于保护消防员头部、颈部免受伤害的防护器具。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564年,我国的西周时期,救火兵士参加救火时,头上就戴有保护头部不被物体冲击、不被火烧的头冠。【左图为:油画《老将军肖像》。】
消防头盔来源于古代武士的头盔。古时一次两军交战,箭矢如梭,大部分武士在箭矢下惨遭伤亡,唯独伙夫平安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些伙夫是头顶军锅行动的。帐中元帅闻知,遂下令武士用铜、铁等金属,仿照炊事用的铁锅制成一种叫“胄”的护头帽子,供武士们在战场上使用,果然大大减少了伤亡。后来因铜铁不足,人们就用老藤和皮革之类作原料,并称这种帽为“盔”。
1800年,德国柏林市的消防队员们,头戴一种铜盔,顶上有一个尖形的锥体。据说是为了防止上方掉下来的物体砸伤消防队员的头部,头盔上的锥体可以将掉在上面的重物分拔到别处去。1850年,法国巴黎消防队员头戴的铜盔上有一个凸出的弯条型空室,对上面掉下来的物体,能起到减压的作用。中国清代皇宫消防队,头盔上镶嵌着一条龙,也是起减压作用的。【右图为:世界上第一支专门训练的现代消防队:巴黎消防队的头盔,由法王路易15设计,但是由于经费问题在路易16时期才真正装备。左下图为:上世纪的消防头盔。】
直到19世纪初,法国制作了一种钢盔,钢盔里面做一个皮套,作为衬体,用于消防头盔,防护效果较好。与此同时,德国消防队制出一种比法国头盔多一件后沿软体的头盔。这个软体是不燃织物,这除了减压作用外,还可以阻挡上面掉下来的燃烧物体,不使其掉进消防员的脖颈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式头盔的防护力和适应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消防工作的要求。因此,许多国家研制了新式复合材料头盔。我国原用的消防头盔,帽型沿用了部队的钢盔形式,材料为酚醛玻璃钢。随后,又增设了内插式防护面罩及组合式防水披肩,从而提高了防火隔热性能。后又改进了帽衬,增大了帽顶安全间距,提高了抗冲击吸收性能。
1984年11月,我国研制生产的新型消防头盔,外形美观,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防穿刺、耐冲击、防辐射热、防水、防风沙、防腐蚀。帽壳采用单筋陪衬式,用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内腔宽敞丰满,前额呈“八”字型,既可增强帽壳刚性,提高抗冲击性能,又可减轻重量。有的帽壳上还贴有荧光识别标志,便于消防员在黑暗环境中或夜间互相寻找和联络。【右图为:美国消防队员。】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洋一些岛国,利用椰子壳做成的头盔,经久耐用。荷兰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研究所曾对收集到的世界各国头盔进行冲击试验。结果,最结实、最牢固的就是印度洋诸岛上的这种椰壳头盔。其特殊的纤维结构,在抗冲击方面比特种材料更胜一筹,多种外力撞击,椰壳头盔都未破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