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史话】沈阳消防史上的九座望火楼.docVIP

【消防史话】沈阳消防史上的九座望火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防史话】 沈阳消防史上的九座望火楼 2010-7-26????来源:沈阳市公安局    在沈阳消防的历史上,曾先后有过9座望火楼。从1907年6月奉天巡警总局设置第一个官办消防队到1934年日伪消防队的扩建,日本人建了4个望火楼。沈阳解放初期,刚刚建立的沈阳特别市公安消防大队在利用旧望火楼的基础上,为了观察全市的火情,又于1953年在沈阳各地建了5个望火楼。如今都已化为历史的烟尘,.但它们是消防初级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 一   2002年7月23日早晨7点,随着”轰”的一声闷响,位于沈阳市南京街1号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沈阳最后一座望火楼被爆破倒在了烟雾中,从此,沈城的望火楼消逝了。【右下图为:1918年日本人在沈阳市南京街与北二马路交汇口修筑的沈阳最早的望火楼。】   这座望火楼是日伪在沈阳建筑的第二座望火楼,但它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望火楼。它的建筑位置显著,利用率高。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沈阳的最高消防指挥部曾经长期设在这里。 20世纪初期,日本人入侵中国后,于1918年12月30日,在沈阳南京街1号,设置了华洋商埠地警察局,并监管消防工作,建立了常备消防队,修筑了这座望火楼。这座望火楼建成后,能够详细观察沈阳中心地区的各种火情,消防队及时扑救了各种火灾。   1934年4月, 日伪又在这里成立了奉天消防警察署,? 长期驻在这里, 当时的望火楼高高地耸立南京街头,它不但是观察火情的设施,而且是沈阳日伪消防最高指挥部的标志。日伪消防队常常在这里召开会议和组织大规模的消防演习。平时,日伪消防队员分班轮流在望火楼上观望,每天都时刻地观察和处置火灾。这种初级阶段的消防设施―――望火楼在旧中国沈阳城的社会风云中,为统治阶级担负着社会消防保卫任务。 1945年10月,国民党进驻沈阳后,接收了日伪消防机构, 也同样利用这座望火楼观察火情,遏制各种火灾,保卫他们的利益。   农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沈阳人民接管了这座城市。在这座望火楼下,成立了沈阳特别市公安局消防队,下设直属、城内、南市三个消防分队,编制100多人,担负全市的消防保卫任务.。由于战争枪弹的袭击,望火楼北侧上端已经损坏坍塌,公安局消防队对望火楼进行了修复和改造,扩大了观望台,加宽了楼梯,保证了上下畅通和多人观望。这个望火楼在处置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每天都能及时观察和处置5、6起火灾,并及时将多数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1949年8月7日,位于沈阳北市场的纺织厂和南市场的柴油机厂两个单位几乎同时发生危险严重的火灾,由于在观望台上观察的消防队员及时观察发现火灾初起的烟团,分别迅速赶往火场扑救,都避免了重大损失和伤亡。 20世纪60年代,这座望火楼及楼下的两层建筑,变成了和平消防中队的驻地 ,随着消防通讯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建筑的增高,望火楼已失去了它的作用。? 2002年5月,沈阳市政府决定,将南京街拓宽,这座望火楼正好在拓宽的马路当中,鉴于它已没有保留价值,因而被爆破拆除,从而沈阳最后一座望火楼消逝了。 二    沈阳,系清王朝的“发祥重地”。早在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就有了消防组织“公议会”故称“水会”。会址设在城内长安寺(今沈阳商业城)对过。定额队员40人。在沈阳城内的16条大街分别设有分会,并配有消防队员,全城有11台人力消防车,车体为红色,每台车配备10名消防队员。出动时,消防队员身着“勇”字坎肩,前拉后推奔赴火场。那时的消防通讯设施非常落后,火场的方向和位置很难找准,光绪十八年(1902年)“水会”成为沈阳商务总会下的独立机构,并建起了办公楼。在楼上可以观察到一些火灾的起火位置,但有些火灾仍然观察不到。 于1907年7月,日伪奉天警务当局从商埠地募捐筹款,在沈阳南市地区七纬路旁建成了沈阳的第一座火警了望塔,也叫望火楼。这实际上是为了主要保护日本臣民及其财产所建的。【左下图为:原位于大东区珠林路上(大东消防中队旧址)的望火楼。】   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大批的日本人进入中国,日本臣民在沈阳开设工厂,输入各种机器,从事工艺制造业,各种易燃可燃产品在沈阳设栈寄存,火灾频频发生,建立和加强消防组织和设施已成为迫切需要。为了及时处置火情,遏制火灾,日伪商埠地警察局以 “社会慈善组织” 组织扩建了消防队。编制为队长1人,技士1人,消防警70人。但当时消防通讯条件差,报警困难,消防队一时很难发现火情,特别是当时社会矛盾复杂,放火火灾日趋频繁。为了及时观察和发现各种火灾,日伪在位于南市地区敷岛消防队建筑了这座望火楼。这座望火楼高20多米,分别设有三层观望台,望火楼一、二层与消防队营房相通,消防队员可以直接从营房上楼观望,每次发现火情,便敲响警钟,除敲钟报警外,还以白昼悬旗黑夜挂灯指示火警方向,东为绿色旗灯,南为

文档评论(0)

hhx0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