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汉中路工程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 工程概况 1 2 工程环境 2 2.1. 工程地质 2 2.2. 工程水文 3 2.3. 现状交通 4 2.4. 周边管线 4 2.5. 周边建筑 4 PAGE 1 工程概况 轨道交通12号线汉中路站为12号线和13号线换乘站。建址位于恒通路、恒丰路、光复路、梅园路围成的地块之间,将与已建成运营的1号线实现三线换乘。详见图1.1-1和附图-01:工程总平面图。 图1.1-1:工程总平面图 1)12号线站: 12号线车站沿长安路设置,大致呈东西走向?车站为地下四层岛式车站,开挖深度为24.01~26.01m;车站主体外包长度189.07m 2)13号线站: 13号线车站位于地块内,大致呈南北走向?车站为地下五层岛式车站,开挖深度为30.95~32.88m,车站主体外包长度206.4m 3)设备房基坑: 13号线车站与12号线车站西北侧相交区域为设备房,基坑呈三角形布置,面积约为2200m2,地下四层结构,基坑开挖深度 4)换乘大厅基坑: 13号线车站与12号线车站东北侧相交区域为换乘大厅,该基坑呈四边形布置,面积约为4500m2,地下三层结构。基坑开挖深度23.86m 工程环境 工程地质 汉中路站拟建区域内为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3.00~3.50 m之间。 本区域地基土在85.38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属第四系滨海平原地基土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 勘察成果表明,拟建场地为正常地层分布区,本车站地基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a)第①1层填土,遍布,表层以杂填土为主,含碎石、煤渣等,下部以素填土为主,含虫孔、植物根茎,土质松散,拟建场地南侧上部为路面结构。 b)第②3层灰黄~灰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局部夹较多薄层粘性土,呈粘质粉土状,土质不均。第②3t层灰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局部砂性较重,呈粉砂状。 c)第④1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含云母、有机质,局部上部夹较多薄层粉砂。 d)第⑤1-1层灰色粘土,含云母、有机质、腐植物及钙质结核,夹少量薄层粉砂,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呈软塑状态。第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含云母、腐植物、钙质结核,局部下部夹薄层粉土。 e)第⑥层暗绿~灰绿色粉质粘土(上海地区俗称“次生硬土层”),含氧化铁条纹及铁锰质结核,土质较好;场地遍布。 f)第⑦1层草黄~灰黄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夹少量粉砂,土质较均匀。第⑦2层草黄~灰黄色粉砂,颗粒组成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局部上部夹薄层粘性土。 g)第⑧1层灰色粘土,含有机质,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砂,土质较均匀。第⑧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砂、粉砂互层,含云母、有机质,与粉砂互层,土质不均匀。 h)第⑨1层灰色粉砂夹粉质粘土,含云母、长石等,夹少量粘性土,土质均匀。第⑨2层灰色粉细砂,含云母,颗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夹中砂,砾径较大,土质不均匀。 车站开挖范围内土层情况见附图-07:车站地质纵剖面图。 工程水文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有浅部土层中的潜水、第一和第二承压水层中的承压水。因本工程涉及深基坑,故浅部的潜水、第一和第二承压水与本工程建设密切相关。 1)潜水 潜水含水层赋存于②3-1砂质粉土和②3-2砂质粉土层中,其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迳流侧向补给,本场地潜水与苏州河有水力联系,潜水含水层的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岩土工程勘察期间测得的潜水含水层的静止水位埋深为0.80~1.70m(相应标高为1.52~2.49m)。据相关资料,地下水的温度,埋深在4m范围内受气温变化影响,4m以下水温较稳定,一般为16~18°。 潜水与第一承压含水层间的相对隔水层隔水性好,相对隔水层由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⑤1-1层灰色粘土、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和⑥层暗绿~灰绿色粉质粘土组成。④1、⑤1-1层和⑥层隔水性较好,但其厚度变化较大,⑤1-2层厚度大,但局部下部加薄层粉土,渗透性较大。 2)第一承压水含水层 拟建场区第一承压含水层赋存于⑦1层砂质粉土和⑦2层粉砂中,根据上海地区长期水位观测经验及区域资料,承压水埋深一般在3~11m,均低于潜水水位,并呈周期性变化。 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及降水试验期间测得⑦层承压水位标高约-3.88~-6.30m,⑦层层顶标高为-26.18m。⑦1含水层厚度约为4.0~6.0m,⑦2含水层厚度9.0~11.0m。 3)第二承压水含水层 拟建场区第二承压含水层赋存于⑧2、⑨1和⑨2层中,第二层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约-2.92~-3.43m。 ⑧2层具有很大的承压性,因此第二承压含水层组的含水层顶板以⑧2层顶板考虑(⑧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