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荷:盛放茶叶,便于观赏。 三、主茶具的选择与配备 茶壶、茶海、茶杯、杯托、茶船; 符合泡饮茶的功能要求; 实用、便利; 容量及数量的搭配。 (一)茶壶 实用型选壶原则: 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三平”,应稳重; 易于掌握重心: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 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 (二)茶海(公道杯、茶盅) 功能:调匀茶汤浓度、滤渣; 与茶壶搭配使用; 容量与茶壶一致,或为壶的1.5~2.0倍。 (三)茶杯 功能:盛装茶汤。用于饮茶,还便于观看汤色。 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 盛茶量:七分满。 俗语:“茶七饭八酒满”。“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茶杯大小挑选的一般准则 与茶壶匹配:泡一壶刚好巡一轮。 与人数匹配:按人头数配齐,一般均以双数配备。 与茶类匹配:乌龙茶杯略小;黑茶类杯略大。 茶杯色泽挑选的一般准则 杯外侧应与壶的色泽一致,内侧的颜色对汤色的影响极大,为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宜选用白色内壁。 青瓷:有助于绿茶茶汤“黄中带绿”的效果; 牙白色瓷:可使桔红色的茶汤更娇柔; 紫砂和黑釉:则不易观看汤色的色泽、明亮度,但一般饮用时可使茶汤显得更加醇厚。 茶杯挑选一般的准则 杯的只数: 一般均以双数配备杯子。 测知茶壶盛水量: 在购买成套茶具时,可在壶中盛满水,再一一注入杯子,看是否相配。 四、茶具与茶类的搭配 主要是以色泽上的搭配为主。 茶具的色泽 茶具的色泽—指制作材料的颜色和装饰图案花纹的颜色。 冷色调:包括蓝、绿、青、白、灰、黑等色, 暖色调:包括黄、橙、红、棕等色, 凡用数色装饰的茶具可以主色划分归类。 茶具与茶类色泽的搭配 茶器色泽的选择:指外观颜色的选择搭配。 选配原则:要与茶叶相配,饮具内壁以白色为好,能真实反映茶汤色泽与明亮度。 注意主茶具中壶、盅、杯的色彩搭配,再辅以船、托、盖置,力求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以主茶具的色泽为基准,配以辅助用品。 可根据所泡茶类选用。 (一)绿茶类—冷色 名优茶: 透明无花纹、无色彩、无盖玻璃杯; 或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大宗茶: 单人用具,夏秋季可用无盖、有花纹或冷色调的玻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花瓷 多人用具,宜用青瓷、青花瓷、白瓷等各种冷色调壶杯具。 (二)红茶类—暖色 条红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红花瓷、各种红釉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 红碎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以及白、黄底色描橙、红花和各种暖色瓷的咖啡壶具。 (三)乌龙茶类—冷色 轻发酵及重发酵类:白瓷及白底花瓷壶杯具或盖碗、盖杯。 半发酵及轻、重焙火类,朱泥或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半发酵及重焙火类,紫砂壶杯具。 (四)花茶 茉莉花茶:冷色,玻璃杯,青瓷、青花瓷等盖碗、 玫瑰红茶:暖色,玻璃杯,斗彩、五彩等盖碗、盖杯、 品种的盖碗、盖杯、壶杯具。 花茶 (五)普洱熟茶(黑茶)—暖色 普洱生茶(晒青绿茶)—冷色 闻香 品茶 分茶 洗茶 净器 投茶 冲泡 茶艺:“四要”、“三法”: “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四者缺一不可; “三法”: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茶道寓于其中。 部 (一)主茶具 1、茶壶 凌云县大茶壶 天福茶集团—天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 壶的组成:壶盖、壶身、壶底、圈足。 口 延(唇墙) 嘴 流 腹 把 肩 壶身的组成 1.1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粱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侧提壶 — 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提梁壶 — 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飞天壶 — 壶把为彩带习舞状 握把壶 — 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1.2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1.3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1.4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咀。 ②滤 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 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1.5 以形状分 ①筋纹形; ②几何形; ③仿生形; ④书画形等。 2、茶船 放置泡茶用具的垫底茶具。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形状: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 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茶船 碗状:船沿高耸 老树头茶船 3、公道杯:亦称茶盅、茶海 盛放泡好的茶汤。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