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2-2015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 ◆汇率的作用与汇率制度有联系(P73-74) ◎固定汇率制的利处(具体下述)。 ◎浮动汇率制的利处(具体下述) 。 ◎浮动汇率制的利处(即是固定汇率制的弊端) ☆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减少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浮动汇率制的弊端(即是固定汇率制的利处) ☆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可能引发货币之间竞相贬值 ☆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三、汇率风险与规避(P69) ◆汇率风险:汇率的变化给交易人带来损失或盈 利的不确定性。 ◆汇率风险的主要表现 ◎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国际支付与结算(如国际投资等非贸易对外收支)的风险。 ◎外汇储备风险。 ◎外债风险(负债率 、债务率、偿债率,☆ ☆ ☆ ☆ ☆ ☆ ☆)。 ◆汇率风险的规避 ☆选择好贸易结算使用的货币,一般来说,付款方应争取用有贬值趋向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反之,收款方应争取用币值稳定或有升值趋向的货币为结算货币; ☆要注意运用远期外汇买卖来套期保值(☆); ☆另外,本币升值,出口商应加速结汇,进口商应推迟购汇;本币贬值,出口商应推迟结汇,进口商应提前购汇。侨汇也要注意汇率波动的风险。 ☆在外汇储备管理中要注意实现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元化。 第四节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P70) 一、汇率制度的演进(P70) (一)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 (三)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 ◎汇率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实际汇率则围绕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所确定的金平价在黄金输送点之间上下波动。 ◎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 ◎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 率制 ◎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 币与美元挂钩 (三)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 ◎ 汇率制度呈现多样性 ◎主要有三大类: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有限制的浮 动汇率安排以及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安排 二、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安排(P71) (一)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度 ◎ 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 ◎ 固定汇率制经历了两个阶段:国际金本位下较为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度 ◎政府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允许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各国中央银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价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 3.中间汇率制度 ◎当前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呈现多样性;各国汇率安排是在盯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之间做基本判断。 ◎管理浮动汇率: 在实际操作中,各国央行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汇 率进行适度调节 ◎盯住汇率制: 本国货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 价,而对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则随该货币锚浮动而浮动 ◎弹性汇率制: 盯住汇率制之外的各种汇率安排的统称(IMF) 新的汇率制度分类表(IMF1999年开始使用) 大类 IMF新的汇率制度分类 备注 固定汇率制度 (硬盯住) 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包括美元化和货币联盟 货币局制度 中间汇率制度 (软盯住) 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 包括按照固定比率钉住单一货币、货币篮子或SDR 钉住平行汇率带(水平盯住汇率带) 爬行钉住 爬行带内浮动 又称汇率目标区 不事先宣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独立浮动(完全自由浮动) ◎浮动汇率制的利处(即是固定汇率制的弊端) ☆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减少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浮动汇率制的弊端(即是固定汇率制的利处) ☆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可能引发货币之间竞相贬值 ☆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利弊之争(前面已交代)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