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末日预言:“毁灭世界”的8种方式.docVIP

科学家的末日预言:“毁灭世界”的8种方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家的末日预言:“毁灭世界”的8种方式 2016-11-29来源:网易科技 在浩瀚无穷的宇宙面前,人类只能算是渺小而脆弱的存在。地球之所以能繁衍出众多生命,只是因为它恰好处于一种非常微妙但又至关重要的平衡。我们的大气层、地球同太阳之间的距离和其它无数的“美丽巧合”,让地球不仅诞生出了生命,还让它们进化出了智慧,编织出了文明。当我们舒舒服服地在办公桌前工作,在咖啡馆闲聊,或是在街上漫步的时候,我们常常忘了我们生命存在的可贵和幸运。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生命亦是如此,我们的地球终有一天将变得不再宜居。虽然真正的末日或许还在遥远的几十亿年后,但天有不测风云,谁又能保证,明天的太阳还能照常升起呢?以下,小编将带领易友们来盘点那些科学家眼中的“世界末日”,它们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地球的“火热心脏”或将冷却。 我们的地球目前被一个名为“磁气圈”的磁场保护罩所覆盖。 这个“磁气圈”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球在自转的时候,裹在实心球状金属体(内核)外的一层厚厚的铁水和镍(外核)也在不停地旋转,这就创造出了一个巨型的“发电机”。 这个“磁气圈”会偏转从太阳那儿发射出来的能量粒子,改变它们撞击地球时的大小和形状。 而这会导致这些撞击地球大气层的高能粒子流,触发像极光或是地磁暴这样的天文现象。 一旦地核冷却了下来,我们也将失去保护着我们的这层磁气圈,这样的话,我们将无法逃避来自太阳风暴的侵袭,它将慢慢地轰走围绕着地球的大气层。 火星——也曾有过很多水和一个厚厚的大气层——在数十亿年前就遭受到了这样的命运,这让火星上的空气一步一步地变得稀薄,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这颗“死寂之星”。 太阳开始衰亡,并逐渐膨胀开来 我们同太阳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是生命之所以能得以存活的关键一环。 即便伟大如太阳,它也终究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是恒星就有它衰亡的一天。 现在的太阳已经步入了中年,正平缓地通过核聚变,将氢转变成氦。 然而,这一核聚变的过程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几十亿年后,太阳中的氢将燃烧殆尽,开启融合氦的过程。 这是一个能量反应更为剧烈的过程,它会将太阳的外层向外拉伸,这有可能会将地球拉向太阳。 这样的话,我们都将被烧成灰烬,然后被汽化了。 太阳的膨压会像这样拉近它同地球之间的距离。亦或者,它会将地球推出原先的轨道之外,没有了任何恒星的束缚,地球将变成一颗“冰冻死星”,在冰冷死寂的太空深渊不断地流浪。 地球可能会被挤入“死亡轨道” 谈到流浪行星,它们在变身之后,常常会被踢出原先所在的星系。 事实上,根据一项最新的仿真研究,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里,“流浪行星”的数量其实远远超过了恒星的数量,它们之间的比例大概在100000:1。 这些“流浪行星”里的一颗很可能会闯入我们的太阳系,并将地球挤入到一个极端的、无法宜居的轨道位置。 一个足够大、靠得足够近的“流浪行星”甚至有可能会将我们永远地驱离太阳系。(或是导致我们撞上临近的金星或是水星) 当“流浪行星”来袭的时候,地球或将变成一个大冰球。而与此同时,一个关键时刻的引力撞击,或在地球上制造出一些极端而致命的季节,是地球在冰窟和熔炉之间来回转变。 一颗流浪行星或将撞击地球。 除了同地球擦肩而导致地球偏离原先轨道之外,疾驰而来的“流浪星球”也可能会正正地撞向地球。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大约在45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很可能就是这样一头撞向了太阳系里一颗比较大型的行星,并由此形成了地球和月球。 类似的,再次的撞击会让它产生出的碎片飞满太阳系,并彻底地“砸裂”地球。虽然这样一来,有可能会再出现一颗更小的新行星,但它是否宜居,就另当别论了。 地球或遭遇到小行星的轰炸。 地球终结于小行星的撞击是好莱坞科幻电影最喜欢的主题之一。 那些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可能会对我们的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很可能就是在它们的撞击下灭绝的。虽然,完全毁灭地球其实需要很多颗小行星的均匀撞击,但即便它们之中只有一颗真得落在了地球上,也够我们喝一壶的了。 虽然地球比小行星正中靶心的机率很小,但它也并非没有可能。在地球诞生的数百年后,它就曾遭受过一次非常惨烈的小行星“轰炸”。 而那次惨烈的“轰炸”也直接导致了当时地球上的海洋正正沸腾了一年。 在那个时期,所有的生命还都只是一些单细胞生物,它们当中,只有那些最能忍受高温的细菌活了下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那些大型生物单靠自己是无法再次逃过这样的灾难的。假若地球真得遭受到了小行星的撞击,在碰撞发生后的几个星期里,空气温度都将达到惊人的900华氏度(约合482.2摄氏度)。 地球可能会被“流浪黑洞”劫走。 黑洞或许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第二爱用的题材,它的强大显而易见。 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洞充满了种种的神秘,即便是它的名字也似乎在预示着某种不幸。 人类对于黑洞的了解其实还很有限,我们只知道

文档评论(0)

hhx0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