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docVIP

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教育之一 当代中学生存在的“四大问题” 孙安世 问题之一:极度自私 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因极度自私,缺乏人性,不敢担当,残忍的杀害被他撞伤的女工。那是2010年10月20日深夜,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怕有麻烦,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2011年4月22日,药家鑫因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药家鑫上诉。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依法裁定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原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2011年6月7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药家鑫母亲:他太自私了。以自己想当然的行为,害了人家性命,毁掉了两个家庭,更带走了我们所有的念想。 药家鑫父亲:养不教,父之过。我们夫妻俩向受害者及其家属以及社会公众道歉了。 药家鑫同学:药家鑫几乎没有朋友,“他一直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沟通和交往。” 同学阿郎说,他总结的药家鑫的性格就是:极端、叛逆、多疑、不考虑后果。“他的生活环境太狭窄了,以至于他没机会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也是他对受害者痛下杀手的根源。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之前学校出具的13份上学奖励证明,到被告人校友、同学、邻居的4份请愿书,再加上药家鑫主动递交悔过书。但悔之晚矣。法律是公正的、无情的。一个所谓优秀的大学生就这样可怜、可悲、可恨的离开了人世。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寂寞的人不幸福!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不理智的人,是个危险的人;危险的人漠视生命!只有超人的能力,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茫的人。迷茫的人不会成功! 去年3月3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留日学生汪某因母亲未及时寄学费对母亲连刺9刀,可怜的顾女士养了一条白眼狼。 问题之二:极度“自尊” “心理”脆弱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今的中学生最缺乏的是心理“承受力”,遇事不冷静,经不起打击,心理极脆弱。具体表现为:养尊处优,不懂感恩;个性极强,不能受气;情绪偏激,易走极端;意志薄弱,不能“自律”。某高一女生,其父母三十多岁,喜而得子,自是疼爱有加,这形成了她“受不了气,听不下话”的病根,也就难免出现了“两次出走”的过激举动:第一次是因为受到班主任批评后,“受不了气”不声不响地出走了,一走就是四五天,父母动用了所有关系,最终在网吧中找到,问及她为什么出走,她说:心情烦闷,没有可以相信的人,只有到找网上寻求刺激,排解烦闷。第二次出走,是因为自身有诸多不足,如不讲究卫生,深夜打电话等引起众怒,终于在一次丢钱后,所有室友都把矛头指向了她,于是她一不作,二不休,不顾第一次的誓言与保证,第二次出走,整整一星期无影无踪,可怜父母急白了头,疯了似地寻找,找遍了全市的网吧,仍无音讯,班主任也是深感责任重大,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小伙子瞬间变得沉默寡言,谁也没料到她出走理由竟是:我就是想报复,所有人都不理解我,我不能好过,也不让你们好过。某高一男生,身为独子,养尊处优,情绪偏激,“欺软怕硬”,对好欺负的同学“为所欲为”,对欺负他的同学“逆来顺受”,人性也在“天堂”与“地狱”间反复地折磨着,却始终不懂得如何解脱?既不向老师反映,也不向父母反映,终于在一次遭受同学欺负,又因上网受到父亲打骂后,一时想不开,走上了极端,在家中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同学、教师、家长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深怕稍有不慎会让他再受刺激,于是他也就由“奴隶变将军”,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所有人的关爱,居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期间我多次找其谈心,发现他心理脆弱,心情矛盾,明知道父亲为他好,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报复父亲粗暴的责骂,他打骂别人也是为了变本加厉地报复,他顶撞教师就是为了先前的无人问津,可所有的一切又不是他的本意,他甚至比原来更加痛苦,目前经过班主任、家长、学校的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上述是两个案例是个案中的个案,不代表全部,却映射出了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脆弱问题。其实工作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吃饭时无意识的小拥挤,同学无意间的小玩笑,值日时无意识的争执都会引发大打出手,极少数学生拉帮结派,哥们意气,抱成团儿,偷盗敲诈,带有明显的暴力犯罪倾向,有些学生存在着“自暴自弃”心理,自身学不进,成绩追不上,就通过其他途径吸引别人的关注,“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带手机,听MP4,故意寻衅滋 事,恶意顶撞教师,随意贱踏父母心,反正怎么痛快就怎么来,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只求自身的满足。 问题之三:缺乏理想和信念 人生需要树立理想;但理想的确立必须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理想的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