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灭辽1125灭北宋1127(靖康耻);南宋八字军和岳家军.
和-绍兴和议-割地,称臣,岁币.
有利和平交流,但屈辱和负担.;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和和议。
;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原因: 辽统治的区域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北部少数民族主要游牧经济,基本处于奴隶社会瓦解阶段,南部汉族区域是农耕经济,是高度繁荣的封建社会.
特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用汉人的官制管辖汉人和渤海人,用契丹的制度管辖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反映规律: 经济???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发展.
作用:有利缓和民族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与和议。
民族战争:这些战争属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不能采取侵略反侵略来评判;但存在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由于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财富,破坏经济发展,岳飞等领导的属于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也符合两族人民根本利益.但不宜采用民族英雄的称号.可称抗金英雄.
民族和议: 这些议和不能认识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不是外交条约,是民族和约.对于两宋来说,政治上具有屈辱性,也加剧了人民经济负担,但积极意义是主要的,政治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局面,经济上有利于双方贸易交流,最终促进民族融合.;1. 05江苏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契丹族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 八旗制度 D.行省制度
2.(02上海历史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3.(04北京13)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 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
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 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4.(04上海7)?“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宋 ?B.元? C.明 ?D.清?
5、下列各项中不是阿保机和元昊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科举 B、任用汉官
C、创制文字 D、称皇帝;6、澶洲之盟与宋夏和议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求和方的停战愿望 B、北宋要输送岁币
C、双方确立的政治关系 D、和议产生的影响
7、南宋初年与金相邻的政权,除南宋之外还有
A、西夏 B、蒙古 C、大理 D、辽
8、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是指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
C、金军攻占东京,渡过长江
D、南宋与金议和,对金称臣;9、宋辽、宋夏,宋金和议,两宋朝廷都要向对方
A、割地求和,划界管辖
B、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提供制瓷、印刷技术援助
10、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旨在赞美杭州迷人的风景
B、揭露南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
C、斥责南宋的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
D、说明南宋衰亡不可避免;小结:
三族发展都封化,一国两制原因深;
有战有和和为主,和平协议辩证评.
少数民族是怎么学习“汉法”的?
如何思考?--政治学习汉官职;经济转向农耕;文化学习汉字和儒家思想等。比如西夏。
学习的影响?
促少族封建化;促经济发展;促民族融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