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康复治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CI康复治疗;一、脊髓损伤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脊髓损伤的分类 三、神经损伤平面评定标准 四、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 五、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六、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康复治疗;一、脊髓损伤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柱的血液大部分由就近的大动脉直接分支供应。脊髓的动脉血供应从延髓开始到脊髓圆锥由前脊髓动脉和后脊髓动脉,还有从神经孔进入的数个髓质营养动脉和神经根动脉组成。 其中前脊髓动脉是最重要的动脉,80%的脊髓血液由它来供应。这个血管沿着脊髓的前中央沟行走,发出分支分布在脊髓的前外侧和中央,如果椎管狭窄导致这个动脉被长期压迫的话,供应脊髓的血液量会明显减少,容易引起下肢瘫痪等严重结果。 ;(四)、脊髓损伤的原因与病理改变 原因:主要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伤性脊髓损伤引起,也可见于肿瘤、结核???脊髓病变等以及脊髓血管病、脊髓手术后等情况。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病理改变:损伤后的自然过程可分为三期。(1)早期,即损伤急性期。脊髓损伤后组织立即破裂、出血,数分钟后发生水肿,1~2h肿胀明显。出血主要发生在灰质中,健存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损伤段血液灌流减少、缺血、代谢产物蓄积,白细胞从血管;游出变为吞噬细胞,发生轴突退变,脱髓鞘和一系列持续的或继发的生化改变。24h胶质细胞增多,5~7d胶质纤维产生。 (2)中期,特点是反应性改变与碎块移除。中心坏死区碎块被吞噬细胞移除,常遗留多囊性空腔,胶质细胞与胶质纤维增生,并可穿过囊腔,亦有些病例完全由胶质化所代替,轴突再生从中期开始。(3)终期。组织中胶质细胞与纤维持续增生,大约在伤后6个月达到终期,多囊腔常被胶质细胞衬里,上下行通道的Wallerian变性在继续进行。 ;二、脊髓损伤的分类;(二)、神经功能分类: 1、脊髓损伤的水平: (1)运动水平: (2)感觉水平: (3)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损伤水平以下大约1-3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脊髓损伤水平与脊髓功能完全消失的水平之间的脊髓节段,称为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2、脊髓损伤程度: (1)完全性脊髓损伤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3)脊髓损伤综合征: 1)中央综合征:主表现上肢运动障碍比下肢运动障碍严重,运动障碍比感觉障碍严重,鞍区感觉残留。 2)前髓损伤综合征:主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温痛觉障碍,而本体感觉存在。 ;3)半横断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主要表现为同侧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碍。 4)圆锥损伤综合征:表现除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骶段神经反射如海绵球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反射有时仍可保留。 5)马尾综合症: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 ;3、ASIA残损指数:对感觉和运动的评分 A级:完全损伤,骶段S4-S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B级: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S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功能保留。 C级: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的肌力在3级以下。 D级: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至少一半关键肌的肌力≥3级以上。 E级: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三、神经损伤平面评定标准;运动水平与感觉水平的确定;运动水平与感觉水平的确定;脊髓炎的康复评定;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不同损伤平面的功能预后预测与ADL训练;四、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 ;(二)药物治疗:减轻脊髓水肿和继法性损害 (1)地塞米米松,10-20mg静脉滴注,连续应用5-7天后,改为口服,每时3次,每次0.75mg,维持2周左右。 (2)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5-7次。 (3)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每公斤体重30mg剂量一次给药,15分钟静脉注射完毕,休息45分钟,在以后23小时内以5.4mg(kg /h)剂量持续静脉滴注,本法只使用于受伤后8小时内者。 ;(三)脊髓损伤外科治疗 (1)脊柱骨折的复位 (2)重建脊柱稳定性 (3)有效的椎管减压;五、脊髓损伤治疗技术;体位摆放;左-右侧卧位:患者左侧卧,头枕于枕头上,枕头的高度与同侧肩同高。首先将左侧肩部向前拉出,使左肩胛骨后侧负重,不要让肩的左侧垂直负重,以免造成肩胛骨内收挛缩畸形。躯干的后方用枕头来支撑,胸前放枕头,使右上肢抱放在枕头上,同时尽量保持水平,并且肘关节伸展(若是颈髓损伤的患者,手要保持功能位),左侧下肢伸展,右侧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并用2—3个枕头支撑在水平位上,以免左侧下肢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右足也用枕头支撑与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