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寨卡病毒的基本知识寨卡病毒在全球的传播和流行情况 截至16.2.19我国发现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中新社北京2月19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浙江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继江西和广东分别确诊一例病例后,中国内地确诊的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目录25413 临床诊断 治疗及及预防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病毒简介病毒简介什么是寨卡病毒?第一节1、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 2、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 3、寨卡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4、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 包括登革热、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 病毒简介——结构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H7N9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纤维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 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RNA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简介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感染寨卡病毒的 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媒介伊蚊传播途径蚊媒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临床表现第二节1、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 2、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 3、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临床表现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巴西寨卡病毒肆虐下的小头症宝宝由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在美洲地区进行“爆炸式”传播,预计该病毒可能在美洲感染300万至400万人。在情况最为严重的巴西,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密集出现,这些病例的出现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联系。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临床诊断第三节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寨卡病毒的诊断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2、常见虫媒性疾病的鉴别 鉴别诊断第四节登革热乙型脑炎疟疾321常见蚊媒传染病一分钟读懂登革热常见虫媒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疾病名称病原体临床表现血常规诊断抗病原治疗登革热登革热病毒发热、三痛、三红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无疟疾人类疟原虫周期性定时发作的高热,汗出热退 红细胞多次发作后下降白细胞初发时稍增后正常或稍低血涂片查疟原虫伯氨喹、氯喹、奎宁和青蒿素 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衰 白细胞早期中度增加,中性为主 主要依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 无恙虫病恙螨幼虫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总数多减少临床表现及外斐氏反应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喹诺酮蜱媒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鼠疫鼠疫杆菌发热、毒血症淋巴结肿大 肺炎、出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减少 临床表现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 链霉素或与磺胺类及四环素联用一分钟读懂寨卡病毒治疗及预防第五节1、对症治疗 2、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3、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 寨卡预防shipin/s?__biz=MzAxNDYzMDM4MA==mid=401877581idx=2sn=513335e2347fdd85907faacfb1d1d285scene=1srcid=0217xSLnMAi5MjaiWgqYl2xg#wechat_redirect感谢大家的聆听!人类遭受到了多种病毒袭击,从非典、禽流感到埃博拉,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如今对于病毒我们已经谈虎色变。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寨卡病毒最早于19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也传播到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和美洲地区。由于传播该病毒的伊蚊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发很可能会传播到更多国家。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目前,美洲、非洲等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2月1日,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宣布,寨卡病毒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主要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非洲的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在非洲和南亚部分国家发现少量散在病例,直到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出现暴发疫情。2013年以来,有疫情国家及出现暴发疫情的国家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开始于智利、巴西等国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区迅速传播、蔓延,目前已经有20多个美洲国家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的国家更多,包括北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