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试卷:一轮仿真模拟(一) 含解析.docVIP

2020高考历史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试卷:一轮仿真模拟(一)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一轮仿真模拟 一轮仿真模拟(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江苏连、淮、徐三市调研)《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做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荀子的主张(  ) 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孔子认为“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而荀子认为“从义不从父”可谓是“大孝”,主张孝的同时要遵守“道义”,说明荀子的主张是对孝道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民本思想,A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孝道思想,不是仁爱思想,C项错误;材料不是论述德治思想,D项错误。 2.(2019·河北保定摸底)汉文帝时,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上述措施(  ) 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D.推动了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算赋……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改为20岁始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赋役的减轻,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农民收入来源,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不涉及民间工商业,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并未改变征税标准,只是减少了征税数量,排除D项。 3.(2019·山东临沂质检)春联在古代属骈文文学,一开始具有消灾辟邪的神秘特质,随着时间推移,春联消灾辟邪的神秘特质逐渐弱化,而具有了人间祈福和吉庆的功能。这反映了(  ) A.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 B.古代人文主义思想发展 C.由人性向神性根本逆转 D.民俗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早期春联由具有骈文文学特征及神秘特质到后来特质淡化,承载普通群众世俗愿望的精神需要,体现了春联平民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故A项正确。春联作为人们表达美好憧憬的载体,未体现人文主义的特点,排除B项;春联未展现对人性的追求,更不是宣扬神性,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 4.(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 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C.促使了明初宰相制度的废除 D.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叙述了关于翰林院职能的演变,唐朝时是“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初翰林院学士入值文渊阁称内阁,成为皇帝的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材料表明清朝“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体现出翰林院地位的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翰林院地位和职能的变化适应了明清时期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故选B项。翰林院职能的演变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A项;宰相制度的废除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项;皇权极端加强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排除D项。 5.(2019·安徽合肥一检)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 时期 乡民迁出 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 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A.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由此瓦解 B.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社会动荡不安加剧人口流动 答案 D 解析 材料提及的四个时间段是近代中国动乱时期,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这四个时间段里,乡民迁出总人数始终是居高不下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这说明社会动荡加剧人口流动,故选D项。小农经济在中国近代虽然在不断瓦解,但并没有完全瓦解,排除A项;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而材料反映的时间段较长,排除B项;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完全融入”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6.(2019·新疆一模)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