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病灶清除并一期鼓室成形术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灶清除 面神经 第二膝部: 最易损伤面神经,常残留较高的面神经嵴 标志:砧骨窝、水平半规管最隆起点、面神经第二膝部高点形成一倒三角,三角顶点为砧骨窝,低点为面神经第二膝部,水平半规管最隆起点居中 磨除此处面神经骨质以水平半规管隆起点为标志,不低于此点 病灶清除 鼓室粘膜: 病变类型: 上皮化、息肉样变、肉芽增生、钙化、水肿 上皮化粘膜: 在鼓室成形术病例应彻底清除,否则会形成胆脂瘤 乳突根治的病例,可予以保留作为自然形成的鼓岬上皮 息肉样变、肉芽增生、钙化: 彻底去除,采取如下措施 粘膜完好者:鼓室成形 粘膜轻度损伤:鼓室内永久放置0.1mm厚薄硅胶片 粘膜严重损伤或缺失者:分期手术 鼓室成形 只要有重建的结构基础,都争取一期进行听力重建 包括听骨链重建及鼓膜修补术 鼓膜修补术多采用内置法及夹层法进行修补。 * 中耳炎病灶清除并一期鼓室成形术 概 述 中耳炎是最为常见的耳科疾病,随着影像学与耳显微外科的发展,老的观念已被新的理念所代替,由经典的“乳突根治术”向“功能重建术”转变。 手术的目的 保证生存 避免面瘫 清除病灶 功能重建 恢复解剖 病灶清除并一期鼓室成形术的最终目的为功能重建,恢复听力。 概 述 手术方案 临床 术中认知 听力 个性化治疗方案 手术技巧 影像 设备条件 围术期处理 麻醉 手术切口 径路 术式 随访 概 述 手术原则 彻底清理或切除各种病灶,最大限度地保留好可利用的结构,恢复听功能。 精巧处理(显微外科 器械设备) 面神经问题(定位保护 面神经监测) 麻醉 全麻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处理到位,病人痛苦小;有并发症、解剖变异、儿童及老人、一期成形以及中、下鼓室有病变者最好用。 概 述 手术适应症及时机选择 干耳:不干耳是因为有病灶存在 (肉芽、钙化斑等) 概 述 咽鼓管功能: 咽鼓管与鼓室腔的感染互为因果,鼓室及咽鼓管的长期暴露不利于炎症的消散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可以探查。 概 述 手术切口:为了充分暴露术野 耳内切口 鼓膜后方穿孔,不涉及乳突手术者 耳后切口 穿孔位于前方,耳道前壁过凸,鼓膜大穿孔, 广泛乳突手术,尤其是术中需处理面神经,迷路瘘管及颅内病变时; 耳道内切口:辅助切口,鼓室探查及鼓膜修补术采用 手术技巧 手术径路 受乳突气化、病变范围及部位、解剖变异及并发症、手术技能及习惯等影响 耳道上鼓室径路(前径路) 乳突发育小、硬化乳突及乙状窦明显前移、病变局限上鼓室及鼓窦入口 鼓窦乳突径路(后径路) 气化型乳突、病变涉及鼓窦及乳突者 手术技巧 外耳道后壁 1 开放式-切除外耳道的乳突鼓室成形术 切开乳突、鼓窦、上鼓室,切除外耳道后壁 磨低面神经嵴、断桥 根据术中鼓室粘膜情况,行听骨链重建 修复鼓膜,建立中鼓室-咽鼓管通气引流系统 手术技巧 开放技术- 主要选择手术模式 优点: 乳突、鼓窦、上鼓室一体化 清除病灶彻底,干耳率较高 术后引流、换药观察方便 远期胆脂瘤复发率低 缺点: 听力提高程度有限 听骨链丧失上鼓室外壁、外耳道后上壁骨性支撑结构 新建鼓室上下径及内外径缩小,中鼓室容积减少 术后听力改善程度有限 手术技巧 外耳道后壁 2 闭合式-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 切开乳突、鼓窦、上鼓室,保留外耳道后壁 经面神经隐窝切入中鼓室,清除病灶,修复鼓膜 建立乳突-鼓窦-鼓室-咽鼓管通气引流系统 根据术中鼓室粘膜情况,行听骨链重建 手术技巧 闭合技术- 慎重选择手术模式 优点: 保留上鼓室外壁和骨性外耳道后上壁 维持原有鼓室容积,有效提高听力 术后愈合时间短,感染机会少 无开放手术带来的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眩晕 缺点: 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较高 病变更易于残留和复发 (复发率15%-38%) 手术技巧 分期问题 分期鼓室成形术的目的在于一期清除中耳乳突病灶,待鼓室粘膜修复后二期行听力重建的手术。 分期手术优势主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