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D打印技术专业课程安排
一、专业介绍
2017年是中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一年,3D打印(增材制造)被列为中国制造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D打印(3DP)即 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 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利用 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运用 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 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采用数字技术材料 打印机来实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该技术在食品加工、珠宝、鞋类、服装、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教育、 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3D打印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技术。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并以不同层构建创建部件。 3D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龙玻纤、耐用性 尼龙材料、石膏材料、铝材料、 钛合金、不锈钢、 镀银、 镀金、橡胶类材料。
类型
累积技术
基本材料
挤压
熔融沉积式 (FDM)
热塑性塑料、共晶系统金属、可食用材料
线
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EBF)
几乎任何合金
粒状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
几乎任何合金
电子束熔化成型(EBM)
钛合金
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SLM)
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铝
选择性热烧结(SHS)
热塑性粉末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热塑性塑料、金属粉末、陶瓷粉末
粉末层喷头3D打印
石膏3D打印 (PP)
石膏
层压
分层实体制造(LOM)
纸、金属膜、塑料薄膜
光聚合
立体平板印刷(SLA)
光硬化树脂
数字光处理 (DLP)
光硬化树脂
3D打印结合了数字建模、应用技术、3D打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实现3D打印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并在传统行业上进行多样化应用,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机遇。
二、人才培养模式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形成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要为导向,形成以行业、协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以学生将来的工作内容为基础来设计、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施,推行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手段。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已初步形成“教、学、做” 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建设
1、中级工层次课程体系建设:
中级工阶段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培养从事3D打印技术应用的中级技能人才。能胜任三维建模、3D打印设备操作、设备日常维护、3D打印数据采集、3D打印后处理(打磨、抛光、清洗、装配)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3D打印技术概论、三大构成、三维实体建模、产品创意设计等课程,
2.高级工层次课程体系建设:
高级工阶段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培养从事3D打印技术应用的高级技能人才。能胜任产品创意设计、逆向设计、设备故障诊断与调试、产品检测、产品质量分析与优化、3D打印数据采集与处理、3D打印后处理(上色、丝印、打标)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主要课程有三维实体建模、产品创意设计、逆向工程与三维检测、3D打印设备操作与维护、3D打印工艺规划与数据处理、3D打印产品后处理、真空复模等课程。
设计并推行“工学两阶段,能力培养两层次”课程体系,形成“通用职业素质培养——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主干课程标准,形成纵向能力递进的层次关系。
第一阶段,实施通用职业素质和一体化课程教学。着力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本的三维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三维设计软件及3D打印机基本操作,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逆向设计、设备故障诊断与调试、产品检测、产品质量分析与优化、3D打印数据采集与处理、3D打印后处理等知识,主要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岗位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职业专项技能,将所学知识融入生产实际,提升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增强责任心。
四、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本专业已拥有一支由21名专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高级技师15人;具有多年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7人。老中青梯队明显、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南京理工大学杜宇雷教授为我院3D打印创新实验中心特聘讲师,6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