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03.220.20
R 8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2014 - 02 - 03 发布 2015 - 03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17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道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海峰、任晓菲、白金安、程小玲、佘伟杰、王运芳、董伯春、甄育红、郝云
霞、吝丽艳、冯贵华、郭龙健、李勇刚、苏庆会、崔树峰。
I
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作业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选测项目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的监控量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控量测 monitoring measurement
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以及周边环境状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测量。
3.2
周边位移 rim convergence
隧道周边两测点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3.3
拱顶下沉 crown settlement
隧道拱部测点的竖向位移量。
3.4
地表下沉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地表测点的竖向位移量。
4 总则
4.1 基本要求
4.1.1 监控量测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运用成熟、可靠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1.2 监控量测单位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量测的有效实施,做到组织管理有序、责任明确。
4.1.3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并视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况进行调整。
1
DB13/T 2177—2015
4.1.4 监控量测仪器设备应进行检定或校准。
4.1.5 基准点和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基准点距离监测断面较远时,
宜在隧道的稳定区域埋设新的基准点,并采取保护措施。基准点应定期进行检查校核。
4.1.6 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过失误差,定期对误差进行分析。
4.2 准备
4.2.1 进场检测前,监控量测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周边工程的建设情况,复核相关资料。
4.2.2 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监控量测方案,内容包括:
a) 监控量测项目;
b) 人员组织;
c) 监控量测设备;
d)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频率及控制基准;
e) 数据记录格式;
f) 数据处理及分析;
g) 信息反馈及相关建议。
4.3 测试断面选择原则
总原则:隧道分部施工时,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各施工开挖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布置。隧道加宽带、人
行横洞、车行横洞及连拱隧道正洞测线及测点的布置应根据隧道施工情况确定。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
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附近。
4.3.1 断面选择原则
断面的选择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在围岩的不同分级接触区域,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断面;
b) 地质条件复杂段落,应布置监测断面;
c) 隧道埋深较浅或者洞口附近的区域,宜适当增加监测断面;
d) 当施工方案出现变更时,变更段落应布置监测断面;
e) 隧道出现大变形、塌方、突水突泥等重大事故,应在事故区域增设监测断面。
4.3.2 间距布置
监控量测断面布置间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监测断面布置间距 单位:mm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
V~VI 5000~10000
IV 10000~20000
III 20000~30000
I~II 30000~50000
注1:大变形软岩段或者超浅埋软土地层等特殊地段可适当缩小断面间距。
注2:当隧道实际围岩分级情况与设计分级差1个等级及以上或隧道断面大于双车道标准断面时,应结合施工方法调
整断面间距。
2
DB13/T 2177—2015
4.4 监控量测项目
监控量测项目应符合JTG F60-2009表10.2.1和表10.2.2的规定。
4.5 监控量测时机和频率
4.5.1 监控量测的时机和频率应能系统反应隧道的重要变化过程。在影响段落范围内选测项目监测频
率应与必测项目监测频率相同。
4.5.2 洞内、外观察应在每次爆破作业后及时实施并记录。
4.5.3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监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1_T1371-2016低碳社区评价技术导则(规范).doc
- DB11_T1372-2016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预警信息发布流程(规范).doc
- DB11_T1376-2016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规范).doc
- DB11_T1384-2016室内钢索支吊架施工规程(规范).doc
- DB11_T1387-2017小型液化天然气瓶(组)供气系统 技术规范(规范).doc
- DB11_T1388-2017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规范).doc
- DB11_T1390_1-2017环卫车辆功能要求%0D%0A第1部分_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规范).doc
- DB11_T1390_2-2017环卫车辆功能要求%0D%0A第2部分_粪便运输车辆(规范).doc
- DB11_T1390_3-2017环卫车辆功能要求%0D%0A第3部分_餐厨垃圾运输车辆(规范).doc
- DB11_T1391_1-2017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0D%0A第1部分_总则(规范).doc
- DB13_T2190_1-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总迁移量的测定(规范).doc
- DB13_T2190_2-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BHA、BHT特定迁移量的测定(规范).doc
- DB13_T2190_3-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苯系物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4-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锑、砷、钡、镉、铅、汞、硒特定迁移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5-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7-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8-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9-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间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11-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doc
- DB13_T2190_12-2015塑料包装材料水环境模拟物中1,1,1-三甲醇丙烷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规范).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