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件名 中心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18 页码 3-1 一、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中心供应室是向全院供应各种灭菌器材、敷料和用品的重点科室,又是各种携带致病菌用品的回收集中处理的地方。消毒工作在供应室至关重要,其质量好坏关系到临床各科医疗质量。 二、监测与控制的重点 中心供应室的监测与控制重点是环境管理、卫生管理回收物品的初步处理和物品灭菌的质量。 三、环境要求 1.供应室应设在医院内的清洁区域内,周围无污染源,同时也应重视楼层建筑的要求。 2.应严格划分三区,中心供应室分污染区(污染物品的回收、浸泡、粗洗等)、清洁区(精洗、打包、消毒等)、无菌区(灭菌物品的存放、发放等),严禁逆行。 3.所有从病区、手术室等收回的使用过的器材和物品,都必须在污染区内的消毒处理室里进行消毒。 4.通过消毒、清洗和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都应在清洁区内装配、安装和包扎。 5.无菌室要保持清洁,区分未消毒区和消毒区。 6.已灭菌的器材由专人处理(事前进行手的清洁),在专用搬运车上铺无菌巾,输送到灭菌器材室,外人和污染物不得进入无菌室。 7.高压灭菌器最好采用两侧开门的形式,即未灭菌的搬进门和已灭菌的搬出门,要区别开,在建筑设计上,可利用该型灭菌器作为清洁区和无菌区的一条分界线。 文件名 中心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18 页码 3-2 二、卫生学要求 1.临床科室将使用后的医疗用品(除敷料外)在病房初步浸泡消毒后,由中心供应室统一回收(敷料由专人回收后进行焚烧),然后分类进行处理: (1)一次性物品毁形或焚烧处理;玻璃针筒用能灭活热原、含清洁剂的消毒液(如三效灭活剂)浸泡消毒; (2)针头尽量使用一次性的,不再重复使用,对一些特殊针头进行清洗、煮沸消毒,再打包高压灭菌; (3)其余医疗用品在病房初步处理后回收时只需清洗、擦干、打包灭菌。如临床科室未经初步处理,并直接由中心供应室回收,那么需病房进行的初步消毒工作由供应室完成。 2.监测主要指消毒剂的选择是否正确,消毒剂的浓度和更换时间以及使用方法是否合理。 3.目前医院用品的灭菌主要依靠高压蒸气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选用既能显示温度又能表示时间以及饱和蒸气质量的化学指示卡(带)。 4.消毒包上注明科室、消毒物品名称、消毒日期、失效期和操作者。 5.无菌物品的存放应按灭菌日期前后顺序排列,发放时按先灭菌先发放的原则办理,以防灭菌物品失效。 6.存放室要清洁、干燥、易冲洗,地面干净,墙壁无霉变,存放柜及发放台无积灰。 7.无菌物品发放车每天送完货经清洗消毒后方可进无菌间。 8.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持物钳及无菌物品保存液的细菌培养。 文件名 中心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18 页码 3-3 9.我国南方、北方气候与湿度差异较大,无菌物品的存放时 间也应有所不同,南方应缩短保存时间,一般为5~7天(霉雨季节为5天),北方可为7~10天(霉雨季节为7天)。无菌物品的保存与灭菌包的湿度关系密切,灭菌后湿度3%者为合格,湿度6%的包存放时易发生污染,因此,对灭菌后的物品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培养,培养结果应无菌。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