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基本特征-地质科学.pdf

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基本特征-地质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 质 科 学   2012年4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7(2):406—421 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页岩基本特征 1 1 2 1 1 1 马文辛  刘树根  黄文明 张长俊  曾祥亮  王 佳 (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2.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 610051) 摘 要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东南缘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和页岩气勘探层位之一。在 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热解、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对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 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龙马溪组厚为60~420m,主要由8种岩性构成:层状—非层状泥/ 页岩、白云质粉砂岩、层状钙质泥页岩、泥质粉砂岩、层状—非层状粉砂质泥/页岩、粉—细砂 岩、钙质结核、富含有机质非层状页岩,自下而上沉积环境由闭塞盆地—深水陆棚—浅水陆棚 -3 2 -3 过渡。龙马溪组岩心平均孔隙度为 058%~067%,渗透率为 001×10 m ~093×10 μ 2 μm。微孔隙发育,主要为晶间孔和粒内孔。在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 TOC值为 055%~ 441%,仅下部为优质烃源岩,中上部为中等烃源岩。在鄂西渝东地区,石柱剖面 TOC值高, 为055%~588%,其它地区一般在03%以下。干酪根类型主要为 型— 型,以 类为 Ⅰ Ⅱ12 Ⅱ 主。龙马溪组成熟度基本处于过成熟晚期阶段,仅在局部构造高位和龙马溪组上部 Ro值不 及20%。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表明,龙马溪组下部主要为沉积具有一定盐度的滞留还原 沉积建造,生物多为低等水生的菌藻类,但向上逐渐趋于氧化。龙马溪组页岩具有较强非均质 性,下部粉砂岩夹层在建深 1井密度大,页岩储层在建深 1井较丁山1井更发育。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川东南 鄂西渝东 地球化学 中图分类号:TE122113,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2)02-406-16 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在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广泛发育,是该地区的一套重要的烃源 岩(梁狄刚等,2008;王兰生等,2009;黄文明等,2011a)。川东石炭系气藏的烃源主要 来自于志留系(徐国盛等,2005)。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页岩气勘探 和开发在美国取得了重大突破,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现今被认为是中国页岩气最可能获 得突破的地区之一,为国土资源部选为重要战略选区,而龙马溪组则是最为重要的勘探 层位(黄文明等,2011a,20011b;刘树根等,2011;乔德武等,2011)。页岩气是产于页 岩烃源岩、近原地成藏的天然气(Curtis,2002;Jarvieetal.,2005,2007;Jarvie,2008), 页岩气勘探前景和产量与页岩基本特征具有直接联系(张金川等,2008;王兰生等, 2009;黄文明等,2011a;曾祥亮等,2011)。此外,页岩气从物质守恒角度上讲,它就是 残存在页岩中的天然气,故气测全烃录井对页岩气含气量检测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0214805)资助。  马文辛,女,1982年 11月生,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学专业。Email:mwx163.com 2011-09-23收稿,2011-12-06改回。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