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合作学习:百日维新 4、结果: 慈禧太后 发动戊戌政变 囚禁了光绪帝 杀害了六君子 合作学习:百日维新 学.科.网 4、结果: 囚禁地 zxxkw 光绪帝 瀛台 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合作学习:百日维新 学.科.网 4、结果: zxxkw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逮捕维新人士,参与朝政的“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 合作学习:百日维新 学.科.网 4、结果: 合作学习:百日维新 4、结果: 康有为、梁启超仓促逃往海外 1、内容: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 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兴起? 拓 展 延 伸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中商鞅被车裂,但改革在秦国获得成功,你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戊戌变法最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两次改革中,商鞅被车裂、谭嗣同被杀给了我们血的教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1)原因: ②从客观上看:戊戌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①从主观上看: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们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他们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历史意义是什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教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 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 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教 训: 戊 戌 变 法 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课堂小结 中兴学校 周咏梅 模板来自于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及戊戌变法的史实,分析变法的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2. 激发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 自主学习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 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__ 和 , 邀请各省参加 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 请求 。史称“ ”。从此, 运动揭开了 序幕。 ____年6月到9月, (人物)按照维新派(代表 人物为 、 )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这次变法被称为“ ”,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 因此历史上又称它“ ”。 自主学习 3.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教育: 军事上: 4.戊戌变法是 变革,又是 。它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 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读书人冲破“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开始寻求从政治制度方面解决危机的方法。你知道下面的两位人物是谁吗?他们是怎样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 新课导入 1、内容: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 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兴起?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何谓“公车” 原采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采,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历史小百科 合作交流 ? 公车上书的背景、意义是什么?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的签订 你了解公车上书的概况吗? 思考: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2)时间:1895年春 (3)地点:北京 学.科.网 公 车 上 书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4)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5)目的: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康有为 梁启超 (6)结果:失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丧,民族危机更加深重,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反动本质。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拒绝签订条约,抵御外侮,同时要求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 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公车上书 学.科.网 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做了哪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