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绿化树种研究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市景观植物研究分析 ——乔木篇 景观植物的分析,必须从乔木入手,因为在绿地系统的点、线、面三个基本要素的布局结构中,构成“线”的乔木将绿地系统中分散的“绿点”和“绿面”连成完整的绿地生态系统,因此,乔木是绿地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要素。 一、武汉市现状分析 武汉地理位置正处于江汉平原东部,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全市总面积8467.11平方公里。地处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热冬冷,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3℃,历史最高气温为44.3℃,最低气温为-18.1℃。年均降雨量1200-1700mm,降水集中在6-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41%,年平均无霜期240天。夏热冬寒,春季冷暖多变,初夏梅雨,伏旱,秋旱频繁是武汉的气候特色。这种气候特点为温带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育期,也给植物带来充足的能量和水分。但是武汉市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气温较低的气候特点,加上空气环境恶劣,也使很多树种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几年来,武汉市环境污染有所改善,但城市的废气、江河湖泊的水质污染严重,均未能有效控制。因此,抗污染树种在武汉城市环境中的使用日趋明显。 根据目前武汉市城市绿化管理处调查发现:武汉市城区行道树共有29万株,其中常绿乔木15.2万株,占52%,落叶乔木13.8万株,占48%,常绿树种稍占优势。乔木树种共66个,其中落叶乔木44种,占67%,常绿乔木22种,占33%,落叶乔木占优势。数量在2000株以上的有樟树、悬铃木、栾树、池杉、广玉兰、意杨、桂花、女贞、水杉、楸树、银杏、垂柳、枫香、重阳木15种,这15种乔木是武汉市常用的行道树种,其中常绿乔木仅樟树、广玉兰、女贞、桂花四种。15种乔木中乡土树种10种,占67%。数量居前的樟树有12.2万株,占行道树总数的42%,占常绿树总数的80%。樟树在行道树中已经占主导地位。悬铃木有6.4万株,占行道树总数的22%,占落叶树总数的46%,接近一半。悬铃木和樟树两个树种的数量占行道树总数的64%,接近三分之二,因此可以说,武汉市的行道树是以樟树和悬铃木为特色。 二、武汉行道树分析 悬铃木(法桐)从1957年以后开始发展,曾经在武汉市行道树中占有主导地位。它生长迅速,寿命长,易成活,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并且由于冠大阴浓,很适合武汉市夏季炎热需要遮阴的气候特点。但它由于春末夏初果毛污染较大,曾一度被列入淘汰树种,上世纪90年代中山大道、和平大道等主干道的许多悬铃木大树被大量砍伐。目前,武汉市区悬铃木生长强健,夏季枝叶茂密,能充分发挥行道树遮阴的功能,冬季落叶后又能透过阳光。尤其在解放公园路,和平大道青山段等路段,有四五十年树龄的悬铃木,树姿优美,枝叶茂盛,已成规模。 樟树树姿壮丽,冠层浓密,四季常青,生长速度中等但长寿,是较好的行道树种,在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上世纪60年代初在民主路栽植的樟树,现已浓荫覆盖,生长良好。但同时在汉口武胜路栽植的樟树由于该路段土壤碱性,樟树黄化严重,生长停滞,最终被更换。上世纪80年代开始,樟树在道路绿化中应用逐渐增多,现在在道路绿化中已成为最主要的树种,但90%以上的行道树都是樟树一个树种,从生态角度来看,是很不安全的,一旦爆发病虫害,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意杨曾在武汉市区大量应用,它生长迅速,成荫快,遮阴效果好,在上世纪80、90年代道路绿化中起到过重要作用。建设大道、徐东路等重要路段都曾经大量栽植为行道树,武珞路还和樟树间植,短期内取得了很好的遮阴效果。但随着树龄增加,问题逐步显露出来。意杨老化太快,30年树势就很衰弱了;枝条太脆,极易折断伤人;根系太浅,大树易倒伏;根系对道路破坏较大。这些问题导致意杨逐渐被其它树种所替代。 雪松曾被大量栽作行道树,雪松是非常好的园林和广场绿化树种,但是它树枝下垂,接近地面,宽度有好几米,阻塞道路,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且雪松根系浅,遇大风易倾斜甚至倒伏,枝条脆,易折断。长江大桥引桥栽植的雪松,由于长期遭受风吹,现已严重倾斜,既不美观,也很危险。因此雪松是不宜做行道树的。 除此以外,武汉市还曾经应用过无患子、枫香、苦楝、合欢等树种,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大量应用。 三、花山项目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 1、适地适树。 在园林植物规划中“适地适树”是一个基本的规划原则。所谓“适地”就是在园林植物配植时应首先全面了解种植区域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因子,如气候、土壤、生物、人类活动情况、周边环境等,在此基础上正确“适树”,即了解每一个种或品种的生物习性,如耐低温、抗高温、耐旱、耐涝、耐荫、抗病及颜色、质地、生长速度、花果期、观赏特点等,为该植物能适应该区域生长做出正确选择。在空旷的城市主干道两侧,要求行道树是强阳性树种,不畏烈日曝晒;在地势较低的河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