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_T1395-2017畜禽场消毒技术规范(规范).docVIP

DB11_T1395-2017畜禽场消毒技术规范(规范).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0.30 备案号:54174-2017 DB11 B 4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395—2017 畜禽场消毒技术规范 Disinf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vestock farm 2017 -03- 22发布 2017 -07- 01实施 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11/T 139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业环境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迪梅、张加勇、刘建华、张卓毅、张丽丽、王健、刘薇、蒋益民。 I DB11/T 1395—2017 畜禽场消毒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场的消毒设施、消毒方法、消毒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场消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消毒对象 包括畜禽场厂界内环境,生产管理人员及进出畜禽场的外来人员,畜禽饲养舍及舍内配套设施,各 类生产用具,用于运输生产原料或畜禽产品的车辆。 4 消毒设施设备 4.1 畜禽场应配备人员、环境、畜禽舍、用具等的消毒设施设备。 4.2 人员消毒设施应包括更衣室、淋浴间、洗手池和消毒通道。 4.3 人员消毒通道分别设置在进入场区和生产区大门或通道处。 4.4 人员消毒通道内应设置迂回通道,并配置紫外灯和脚踏消毒池。脚踏消毒池内消毒液液面深度应大 于 15cm,使鞋子全面接触消毒液。 4.5 各畜禽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室,并放置消毒垫、洗手池和紫外灯。 4.6 车辆消毒池设在场区入口处,宽度与大门宽度相同,长度为 3.5m~4.0m,池内消毒液液面深度保 持 20cm~30cm,水泥结构。 5 消毒方法 5.1 喷雾消毒 采用规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用喷雾装置将消毒液雾化成15 μm的细小雾滴,较长时间的悬浮于空 气中,适用于人员消毒、舍内消毒、带畜消毒、环境消毒与车辆消毒等。 5.2 浸液消毒 1 DB11/T 1395—2017 用规定浓度的消毒溶液对消毒对象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前应将浸泡物洗涤干净后再行浸泡,药 液要浸没物体,浸泡时间30min~60min,浸泡液温度应在60℃以上。主要适用于器具消毒、浸泡工作服、 鞋靴等。 5.3 紫外线消毒 将紫外灯吊装在消毒房间的天花板或墙壁上,离地面2.5m左右。按1w/m 3配置相应功率紫外灯,紫外 灯照射消毒时间应大于30min。紫外线灯照射杀灭病原微生物,适用于消毒间、更衣室的空气消毒及工作 服、鞋帽等物体表面的消毒。 5.4 喷洒消毒 在畜禽舍周围、入口和畜禽舍等洒石灰水,灭活病原微生物和病毒。 5.5 火焰消毒 在畜禽经常出入的地方用喷灯的火焰瞬间喷射消毒。适用于笼舍、栏杆、地面、墙面及耐高温器物 的消毒。 5.6 熏蒸消毒 熏蒸前先将畜禽舍透气处封严,温度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达到60%~80%,甲醛与高锰酸钾之 比为2:1。容器的容积应大于甲醛溶液体积的3~5倍,用于熏蒸的容器应靠近门,操作人员应避免甲醛与 皮肤接触。操作时先将高锰酸钾加入陶瓷或金属容器中,再倒入少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甲醛后人 即离开,密闭畜禽舍,熏蒸24 h以上。适用于密闭式空舍及污染物表面的消毒。 6 消毒要求 6.1 日常卫生 每天坚持清扫畜禽舍粪污,保持圈舍地面清洁,保持饲槽、水槽、用具等清洁干净。 6.2 环境消毒 6.2.1 针对自备井的水源供应,应对蓄水池或水塔进行定期消毒,消毒周期与水塔蓄水周期保持一致。 可选用溶于水的含氯消毒剂。水管、水箱可用有效浓度漂白粉溶液浸泡或冲洗消毒。消毒后水中微生物 指标应符合 NY 5027要求。 6.2.2 保持消毒池内消毒液有效,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应每周更换 2~3次,各入 口处消毒池、消毒垫的消毒液每天更换 1次。可选用碱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轮换使用。 6.2.3 场区道路和圈舍周围环境消毒可用 10%漂白粉或 0.5%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每半月喷洒消毒 1~2 次。 6.2.4 排污沟、下水道出口、污水池定期疏通清理,并用高压水枪冲洗,使用漂白粉每 2周消毒 1~2 次。 6.3 人员消毒 6.3.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须经“踩、照、洗、换”消毒程序(即踏踩消毒垫消毒,照射紫外线,洗澡 或消毒液洗手,更换生产区工作服、胶鞋或其它专用鞋等),经过消毒通道方可进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