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5 光纤接入技术 (2)按照接入网的室外传输设备是否含有有源设备,OAN可以分为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分路方式不同,PON采用无源光分路器,AON采用电复用器(可以为PDH,SDH或ATM)。PON的主要特点是易于展开和扩容,维护费用较低,但对光器件的要求较高。AON的主要特点是对光器件的要求不高,但在供电及远端电器件的运行维护和操作上有一些困难,并且网络的初期投资较大。 * 8.5 光纤接入技术 (3)按照接入网能够承载的业务带宽来划分,OAN可分为窄带OAN和宽带OAN两类。窄带和宽带的划分以2.048Mbps速率为界线,速率低于2.048Mbps的业务称为窄带业务,速率高于2.048Mbps的业务为宽带业务。 * 8.3 铜线接入技术 另一方面的不利因素是用户无法得到更多的增值业务。HDSL在长度超过3.6km的用户线上运行时仍然需要中继器。有些HDSL的变种可以达到5.49km。但是,Bellcore希望在更长的用户线上使用中继器。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还不能使用。 * 8.3 铜线接入技术 8.3.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 随着基于IP的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应用,具有宽带特点的各种业务,如Web浏览、远程教学、视频点播和电视会议等越来越受欢迎,这些业务除了具有宽带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上下行数据流量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实现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的传输技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由美国Bellcore提出,并在1989年后得到迅速发展。 * 8.3 铜线接入技术 ADSL系统与HDSL系统一样,也是采用双绞铜钱对作为传输媒介,但ADSL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可向用户提供单向宽带业务、交互式综合数据业务和普通电话业务。ADSL与HDSL相比,其主要的优点是它只利用一对铜双绞线对就能实现宽带业务的传输,为只具有一对普通电话线又希望具有宽带视像业务的分散用户提供服务。目前现有的一对电话双绞线上能够支持9Mbps的下行速率和640kbps的上行速率。 * 8.3 铜线接入技术 1. ADSL的调制技术 ADSL先后采用多种调制技术,如正交幅度调制(QAM)、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和离散多音频(DMT)调制技术,其中,DMT是ADSL的标准线路编码,而QAM和CAP还处于标准化阶段,因此下面主要介绍DMT技术。 * 8.3 铜线接入技术 DMT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根据铜线回路的衰减特性,自适应地调整参数,使误码和串音达到最小,从而使回路的通信容量最大。具体应用中,它把ADSL分离器以外的可用带宽(l0kHz~1MHz以上)划分为255个带宽为4kHz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相互独立,通过增加子信道的数目和每个子信道中承载的比特数目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即把输入数据自适应地分配到每个子信道上。 * 8.3 铜线接入技术 如果某个子信道无法承载数据,就简单地关闭;对于能够承载传送数据的子信道,根据其瞬时特性,在一个码元包内传送数量不等的信息。这种动态分配数据的技术可有效提高频带平均传信率。 * 8.3 铜线接入技术 2. ADSL的系统结构 (1)系统构成。ADSL的系统构成如图8.14所示,它是在一对普通铜线两端各加装一台ADSL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而构成的。它除了向用户提供一路普通电话业务外,还能向用户提供一个中速双工数据通信通道(速率可达576kbps)和一个高速单工下行数据传送通道(速率可达6Mbps~BMbps)。 * 8.3 铜线接入技术 * 8.3 铜线接入技术 * 8.3 铜线接入技术 * 8.3 铜线接入技术 * 8.3 铜线接入技术 3. 影响ADSL性能的因素 影响ADSL系统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衰耗。衰耗是指在传输系统中,发射端发出的信号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后,其信号强度都会减弱。ADSL传输信号的高频分量通过用户线时,衰减更为严重。例如,一个2.5?V的发送信号到达ADSL接收机时,幅度仅能达到毫伏级。这种微弱信号很难保证可靠接收所需要的信噪比。因此,有必要进行附加编码。 * 8.3 铜线接入技术 在ADSL系统中,信号的衰耗同样与传输距离、传输线径以及信号所在的频率点有密切关系。传输距离越远,频率越高,其衰耗越大;线径越粗,传输距离越远,其衰耗越小,但所耗费的铜越多,投资也就越大。 现在,有些电信部门已经开始铺设0.6?mm或直径更大的铜线,以提供速度更高的数据传输。在ADSL实际应用中,衰耗值已经成为必须测试的内容,同时也是衡量线路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用户端设备与局端设备距离的增加而引起的衰耗加大,将直接导致传输速率的下降。 * 8.3 铜线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