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 1.痛觉:用大头针的针尖轻刺被检者皮肤以检查痛觉,左右远近对比并记录感觉障碍类型(过敏、减退或消失)与范围。 2.触觉:用棉签或软纸片轻触被检者的皮肤或粘膜。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 ℃ ~ 50 ℃)或冷水(5~ 10 ℃)的试管接触皮肤,辨别冷热感觉。 四、感觉系统检查--深感觉 1、运动觉:被检者闭目,检查者轻轻夹住被检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令被检者说出“向上”或“向下”。如感觉不明显可加大活动幅度或测试较大的关节。 2、位置觉:被检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摆成某一姿势,请患者描述该姿势或用对侧肢体模仿。 3、振动觉:用振动着的音叉柄置于骨隆起处(如内、外踝,手指、桡尺骨茎突、胫骨、膝盖等),询问有无振动感觉和持续时间,并两侧对比。 四、感觉系统检查--复合感觉检查 1.定位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或棉签轻触被检者皮肤某处,让被检者指出被触部位。 2.两点辨别觉:患者闭目,用分开一定距离的钝双脚规接触皮肤,如患者感觉位两点时再缩小间距,直至感觉为一点为止,两点须同时刺激,用力均等。正常值指尖为2~4mm,手背2~3mm,躯干6~7mm。 3.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钝针或竹签在其皮肤上画出简单图形(方、圆、三角形、十字等),让患者辨出。 4.实体觉:患者闭目,令其用单手触摸熟悉的常用物体,如钢笔、钥匙、硬币等,说出物体的形状和名称。两手比较。 正常两点辨别觉距离: 舌尖1mm 指尖2-4mm 指背4-6mm 手掌8-12mm 手背20-30mm 疼痛 烧灼性神经痛:交感神经不完全性损伤,如正中神经或坐骨神经。伴局部皮肤发红、毛发增加、指(趾)甲增厚等营养障碍。 牵涉痛: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远隔该脏器皮肤区的疼痛。如心梗。 感觉减退或消失 感觉神经损害,导致冲动部位或全部不能传导所致。 感觉异常 感觉神经不完全损害产生的主观异常感觉。 下肢轻瘫试验检查法 仰卧时病侧下肢常处于外旋位。 病人仰卧或俯卧,双膝屈曲维持900姿势,病侧小腿会逐渐下落。 检查足背屈力量更易暴露与腱侧差距。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 : 中央前回 皮质延髓束 皮质脊髓束 中枢性瘫痪的类型 皮质型:病变在中央前回。病变对侧上肢或下肢单瘫或面瘫。 内囊型:病变在内囊。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中枢性瘫痪的类型 脑干型:交叉性瘫痪。病变同侧颅神经周围性麻痹与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的类型 脊髓型 横贯性损害:病变以下中枢性瘫痪。 颈膨大水平以上:四肢中枢性瘫痪伴感觉、二便障碍。 颈膨大:C5-T2 双上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胸髓:T3-12 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腰膨大:L1-S2 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半切综合征 脊髓后角或前联合损害时,因深感觉及一部分识别性触觉纤维已直接进入后索不受影响,所以相应病变区会出现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及触觉仍存在的“ 分离性感觉障碍”现象。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周围神经 脑干颅神经及神经纤维 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鉴别 瘫痪 肢体瘫痪 肌群为主 (单瘫、偏瘫、截瘫) 肌张力 增高 降低 肌萎缩 无 有 反 射 增强或亢进 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皮肤营养 无障碍 有障碍 肌束颤动 无 有 肌电图 NCV正常 NCV异常 肌肉活检 正常 失神经性改变 2、运动系统检查--肌容积、肌张力 一、肌容积 观察肌肉有无萎缩或假性肥大。可用软尺测量两侧肢体对等位置上的周径,两侧对比。 二、肌张力 肌张力 (muscle tone)-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其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判断。 观察肌肉形态 肌营养:周围神经的神经递质对肌 肉营养作用 检查方法:肌肉体积、大小、外形 常见肌营养障碍:肌萎缩,假肥大 常见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spasticity): 折刀样(clasp knife) 见于锥体束病变。 强直性(rigidity): 铅管样,如伴有震颤呈齿轮 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 ) 见于锥体外系病变。 肌张力过低:见于小脑,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3、不自主运动 是由随意肌不自主地收缩而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