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写景作文:此情,此景,令人陶醉.docxVIP

小学六年级写景作文:此情,此景,令人陶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情,此景,令人陶醉 “吱呀”一声打开门,我轻轻地踏出旅店大门,走进凌晨的云南古镇。淡淡的晨风拂过我的刘海,又欢快地穿梭在紧闭的小店门前敲门儿,云儿在淡光之中倾洒下优美的剪影。 脚一沾青石板,古老的触感仿佛令时光又回到了昨天。年代已久的泥墙屋,蜿蜒向前的青石路,无不诉说着小镇悠远的历史,描画着多年的繁华。 昨日的小镇是喧嚣热闹的,穿着朴素的人来来往往。男子牵着马在小巷里吆喝着走过,女子在清清流水中洗去衣服上岁月的尘埃。勤劳的女子在遇上爱慕的男子时应是作“倚门回望”之态吧,而当时的男子,也不知驻足在垂柳之下凝望多久,只为候那石板桥上的女子“回眸一笑”。这悠长的小巷,这古老的小镇,不知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故事。 老屋屋檐下的花藤早已爬上了泥墙,而阁楼上的藤蔓干脆直接倾泻下来,在风中轻摇着,哼唱着古老的歌谣。如此诗情画意的小屋,怎会留不住游子的脚步? 不由自主地悄悄推开门踏入门槛,屋内竟是空无一人。我一眼便望见悬挂在墙上的大钟,一摇一摆的姿态甚是可爱。阳光透过叶缝与窗棂细细碎碎地落在青石板上,像破碎的水晶散于地面,令人过目不忘。要是在这里长居下来,在某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坐在青竹编成的椅子上细品香茗,缕缕茶香透过云缝传入昊空——此情此景,在古香古色的小镇中,定是像极了一幅淡雅、绝美的中国画! 淡茶流洒,洒成一涓细水;细叶轻飘,飘成一絮杨柳吹腰…… 随着几家小店接连开张,我恋恋不舍地踱回了旅店。用瞳孔描画着这小桥流水,描画着这斑驳细叶,心中仍是一片陶醉—— 美有仙子下凡,美有痴妻等君。但是最美的,还是在你不经意抬眸潋滟波转之时,在这青石板的小镇上留下了千年不朽的目光! 云南小镇虽然古老,小屋虽然古旧,但小镇里的此情此景,却还能让现在的我们寻得欢乐,寻得心静,寻得安详,寻得陶醉。 六年级:刘钰璇 点评:唯美动人的一幅云南古镇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古镇这一世美好的景色,非常传神。 文本的语言非常清新,不少词语的使用更是能够体现作者平时的积累,例如“老屋屋檐下的花藤早已爬上了泥墙,而阁楼上的藤蔓干脆直接倾泻下来,在风中轻摇着,哼唱着古老的歌谣”,拟人的使用非常自然。“如此诗情画意的小屋,怎会留不住游子的脚步?” 而且作者还注意到了意境的营造,写出“淡茶流洒,洒成一涓细水;细叶轻飘,飘成一絮杨柳吹腰……”,把云南古镇中,静谧祥和的心境描写得如临其境。此情,此景,令人沉醉…… 点评老师:沈霁月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