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第八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8.1地下水环境概况
8.1.
本项目厂址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古雷半岛,古雷区域为东山湾东侧的狭长半岛,北部较宽,除有零星低矮的小山丘外,大部分地势较为平坦;中部地形十分狭窄,最窄处仅有几百米;南部的古雷头地形狭长,主要为山体丘陵地带,100多米高的低矮山丘形成了天然屏障,阻挡了当地东北强常风向,使东山湾成为良好的避风锚地。场地处于漳浦县古雷半岛内北部狭窄处,似瓶颈部位。场地所在位置原始地貌属海湾滩涂,表层覆盖风成堆积砂层。场地位于的港口村,地面平坦开阔,地面高差不大,呈渐渐的缓坡上下;港口村内家家有机井,主要种植有红萝卜、白萝卜、蒜、蔬菜,等农作物,主要为农业用地。场地近期经人工整平,现地面高程在7.30~11.76m。
场地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体及附近地面高程约为+5.19~-12.30m,微地形为中部分布有沙丘,沙丘两侧渐低;呈中部高东南低、西北低,两侧低不同而同缓向海倾状。东南侧向东逐渐下降至海湾;西北侧向西逐渐下降至西港海堤、诏安湾一带。场地处于沙丘的东南侧。
8.1
(1)构造
项目区域主要展布有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图8.1-1),长乐-诏安北东向断裂带南段通过本区,现分述如下:
①北东向断裂
A.六鳌断裂(F1),本断裂展布在本场地南侧,自六鳌南东侧,往南西至六鳌半岛南虎头山,长约3.5km。断裂走向北东20~30°,倾向北西,倾向70~90°。断裂发育于燕山期粗粒花岗岩地区。
B.湖西—杜浔断裂(F2),本断裂展布在场地西北部,自湖西,经旧镇、霞美,至杜浔,单条长5~6.5km。断裂走向北东40~50°,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70~80°。断裂发育在燕山期花岗岩地区,
岩石挤压破碎,节理、破劈理、硅化破碎带、片麻理和断层多处可见。该断裂常被北西向断裂切断,呈断续分布。见图8.1-1。
该断裂第四纪以来没有活动迹象,属前第四纪断裂。
C.吴田—埔头断裂(F3),吴田—埔头断裂往南西方向与湖丘—陈岱断裂(区外)同为一条断裂带,走向北东25°,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80°-90°,展布在燕山期花岗岩地区,地貌上为侵蚀剥蚀高丘和低丘。断裂通过侵蚀剥蚀丘陵山地时,两侧山体海拔高程相当,同一个地貌面(夷平面)没有差异性变化,断裂东侧海拔204.1m(湖坵牛路埔山),断裂西侧海拔204m(大山);断裂两侧的红土台地分布广泛,台地面平坦开阔,趋于准平原化;覆盖在断层之上的中更新世形成的残积物没有被切割位错。第四纪以来没有活动迹象,本断裂属前第四纪断裂。
②北西向断裂
A.林尾—骆驼山断裂(F4)
该断裂发育于旧镇附近的花岗岩地区,自林尾村北东侧,经轶埔,抵骆驼山南西侧,长约10km。走向北西320°,倾向北东,倾角75°。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本断裂没有活动,属前第四纪断裂。
B.四粒石—埔头断裂(F5),该断裂由北支四粒石—寨里断裂和南支网棋石—埔头断裂组成,单条断裂长约7~10km。
本断裂展布在中低山地区,山坡陡峻,基岩裸露,第四纪以来断裂没有活动,地壳表现较为强烈的整体性上升运动,属前第四纪断裂。
综上所述,近项目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这些断裂属前第四纪断裂和第四纪早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
(2)地层
根据该场地初勘资料及本次实地调查地质资料,项目区域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岩性为填砂、中砂、淤泥、粉质粘土等;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岩性主要为中粗砂、粉质粘土等;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γ53(1)b)
根据本次项目初勘勘察,场地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填砂(Q4ml):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属风成堆积产物,主要由石英中、细砂组成,泥质含量低于10%,砂颗粒呈次圆状,分选好,级配差,堆积时间超过5年,密实度和均匀性一般-较差。
②a中砂(Q4m):
②b粉质粘土(Q4m)
②c淤泥(Q4m):
③a中砂:灰黄色,饱和,中密,主要成份为石英中、粗砂颗粒,泥质含量占15%左右,石英颗粒呈次圆状,分选性较好,级配不良。
③b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可~硬塑,主要成份为粘、粉粒,含20%左右石英中砂,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③c粗砂: 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中、粗砂颗粒,泥质含量占10%左右,石英颗粒呈次圆状,分选性较好,级配不良。
④a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γ53(1)b):灰黄色,散体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少量云母矿物,长石、云母多已风化成土,残留少量长石硬核,岩心呈砂土状,手捻易散,浸水扰动易崩解,RQD指标为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④b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γ53(1)b):灰黄色,碎裂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少量云母等暗色矿物,长石、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