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邢台学院体育系 张贵婷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三)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 慢、氧化型(SO); 快、糖酵解型(FG); 快、氧化、糖酵解型(FOG)三种类型。 (四)根据收缩特性及色泽 快白、快红和慢红三种类型。 (五)布茹克司(Brooks,1970) 分为:Ⅰ型和Ⅱ型 Ⅱ型中分为:Ⅱa、Ⅱb和Ⅱc三个亚型。 一、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一)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 Ⅰ型 (慢肌) Ⅱ型 (快肌) 在一肌肉中的位置 肌纤维的直径 肌纤维数量 肌浆网(内质网) 突触小泡 α-运动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点 终板面积 肌节Z线宽度(埃) 毛细血管网 血液供应 神经支配 深部 细 少 不发达 少 小 无皱折 小 800-1000 较丰富 多 少 表浅 粗 多 发达 多 大 后膜有皱折 大 400-500 不太丰富 少 多 (二)代谢特征 (三)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收缩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无训练者(A)和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B)的力量-速度曲线。 快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力量-速度曲线向右上方转移 3.抗疲劳能力 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 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与疲劳的关系 4、人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分配: 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 常用针刺活检取样法、开放性活检取样法或尸检法来获得身体中骨骼肌肌纤维组成的数据。 男女上下肢肌肉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平均为40-60%。 肌纤维的百分比分布范围很大: 慢肌纤维百分比最低的为24%,最高的为74.2% 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 受试者 肌 肉 ST% 变化范围 作 者 男(19) 股外肌 57.7 ±2.5 Burke等 男(11) 腓肠肌 52.6 38.0-73.2 Costil等 女(10) 腓肠肌 51.0 27.4-72.0 Costil等 男(8) 腓肠肌 46.7 ±3.7 Coyle等 男(14) 腓肠肌 43.9 24.0-72.9 Gollnick等 男(14) 三角肌 45.2 33.5-58.3 Gollnick等 男(9) 股外肌 43.8 26.0-60.6 Green等 男(69) 股直肌 53.9 ±12.2 Jansson等 男(23) 股外肌 46.0 ±13.0 Komi等 男(10) 股外肌 44.0 -- Thorstensson等 男(14) 股外肌 46.3 28.2-74.2 胜田等 女(4) 三角肌 57.5 40.1-68.3 Prince等 女(4) 三角肌 35.4 27.2-42.1 Prince等 二、运动时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募集: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度而定。 1、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纤维。 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原完全空竭时,快肌纤维中还有糖原剩余。 2、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 在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先被动员。 3、在运动训练时,应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1)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 (2)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由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组成。 三、肌纤维类型与运动成就 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 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 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运动员(中跑、自行车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男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女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四、肌纤维类型对训练的适应 (一)训练能否引起两类肌纤维互变: 多数生理学家认为:长期训练可引起肌纤维变化(Ⅱa?Ⅱb),但慢红肌与快白肌之间是不可转变的; 少数生理学家认为:慢红肌与快白肌之间,通过训练后是可转变的。 (二)运动时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募集: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度而定。 1、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纤维。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原完全空竭时,快肌纤维中还有糖原剩余。 2、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 这说明: 在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