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分类目录的变化 随着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断加深,ICD-11根据疾病的同质性将原有分类单元进行拆分、整合、删除和新增,形成了包括“ 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在内的22节。 精神与行为障碍在ICD-11 中节分类的主要变化 1.节的整合与重组:ICD-10中“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相关内容重组成“ 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强调该类疾病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但是具有疾病的终生性。 原归于“冲动控制障碍”的赌博障碍(gambling disorder)和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disorders due to addictive behaviours)。 扩展ICD-10中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为“物质使用所致障碍”,以这两类疾病群组成“物质使用和成瘾行为所致障碍”(disorders due to substance use or addictive behaviours)。 2. 节的拆分与层次改变 将“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拆分为“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 、“强迫及相关障碍” 、“ 应激相关障碍” 、“分离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以及“躯体痛苦和躯体体验障碍”(disorders of bodily distress or bodily experience),形成ICD-11中5个新的节,并对分类名称做了相应调整。 ICD-11《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诊断分类变化要点(ICD-11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mental,behavioural 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郭中孟 2018.02.02 讲座提纲 ICD-11的修订原则、目标及进程简介 ICD-11第6章“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修订的主要内容 ICD-11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分类的主要变化 小结 概述 ICD是WHO疾病分类家族的核心成员,其现行的版本为1992年发布的第10版(ICD-10),目前WHO正在对其进行修订; 修订原则:“建立和修订必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和公共卫生国际术语”及“规范必要的诊断程序”。 修订过程:建立内容模型的Alpha阶段和接受公开评审的Beta阶段后,预计于2017年全面完成修订,待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发表,预计于2018年正式使用。 精神与行为障碍(mental and behavior disorders,MBD)章节的修订以提高疾病分类的临床实用性(clinical utility)为重点目标,同时兼顾20年来精神医学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充分平衡分类的科学性、综合性与临床实用性。 一、修订原则、目标及过程 (一)MBD修订原则和目标 1. 精神障碍的定义: ICD-11 沿用ICD-10 中有关精神障碍的定义:“临床上可辨认的症状或行为,多数情况下伴有痛苦和个体功能受损”。 2.修订的利益相关者:WHO成员国均采用ICD系统来递交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统计报告,有些国家使用ICD确立卫生服务的准入资格,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此WHO成员国政府是修订工作的最大利益相关者。 分类修订与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者息息相关。在低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十万人仅分别有1名和2.7名精神科医师,相当部分的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由初级保健医师承担。 因此,ICD-11MBD 保留《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CDDG),《研究用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DCR)和《初级保健版》(primary care version,PCV)3个版本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3.分类的普遍适用性:修订工作从3个方面提高ICD的临床实用性和跨文化适用性。首先,在修订过程中接受多国家、多地区、多文化背景的审核。其次,将ICD分类与各国本土分类系统进行比对以核查其适用性。 另外,WHO与世界精神病协会(WPA)合作发起全球精神科医师针对ICD分类的态度调查,研究结果呈递至WHO,为修订工作提供依据。 4.使用范围:分类修订首先要考虑临床运用,CDDG 适用于精神卫生机构,PCV 适用于初级保健,两者同时修订。 还要特别考虑需要对精神障碍个体进行评估或做出决策的临床情境,如司法评估和教育决策。 研究用的DCR版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