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5 -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台灣傳統製糖的場所稱為「糖廍」或「蔗廍」,由於糖廍大
部分是草寮,所以有少數地方稱為「草廍」。「廍」並非中國古
有的用字,所以《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以及一般的國語字典
都沒有這個字。這個字是漢人移民來台之後集體發展出來的語言,
起初只有語音而無文字,後來為了方便書寫,才以“部”字冠上“厂”
而成「廍」字,台語讀音為「ㄆㄛ」,與「簿」字的台語讀音同。
最早將「廍」字收進字典的是清末來台的基督教長老教會英國籍
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 ),他在1913 出版其編著的
《廈門音新字典》對「廍」的詮釋是:「放甘蔗的所在」(khoeh
kam-chia3 e soo2-tsai7 );字義雖然未完全精準,但對一位外國宣
教士而言,能有這樣的認知已難能可貴了。
雖然電腦普及已久,但迄今仍無法利用常用的中文輸入法直
接將「廍」字打出來,而要藉助符號表才能完成,這是「廍」字
使用上最不方便之處。
由於昔日台灣製糖產業十分興盛,製糖從業人員與蔗農為了
工作方便,乃漸漸在糖廍所在地或糖廍附近集居,而形成了聚落;
於是,與「廍」字有關的地名逐漸遍及全台。時至今日,雖已星
移物轉,景物全非,但帶有 「廍」字的地名依然各處可見,例如:
台北市的糖廍里,台中市的廍子里,彰化縣埔鹽的廍子村,雲林
縣褒忠鄉的大廍村,台南市新營區的舊廍里、官田區的南廍里、
麻豆區的寮仔廍、西港區的雙張廍,高雄市的廍後街、大樹區的
- 6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興化廍,屏東縣里港鄉的三張廍,萬丹鄉的興化廍等等。目前內
政部「台灣地名查詢系統」網站收錄與「廍」字有關的地名有
27 處。此外,帶「蔗」字的地名亦有 49 處,例如:甘蔗崙、蔗
仔坑、蔗埕、蔗廍坪、蔗埔仔、蔗園頭、甘蔗橋等。若再對照西
元 1904 年日治時期的 《台灣堡圖》,「廍」字地名高達 78 個,雲、
嘉、南、高、屏等七個縣市即占了 53 個。這不僅印證台灣昔日
蔗糖業蓬勃發展之一斑,也說明台灣傳統社會人民生活與糖廍密
切的關係。
台灣舊式糖廍始於何時?史料上很難查考。不過,傳統挾蔗
與熬糖之場所都設置在甘蔗園週邊,搭建一座可以遮陽避雨的草
寮以利製糖乃是必然之舉,可能在荷蘭治台時期開始大量製糖輸
出之際即有糖廍之設立了。明鄭治台期間糖廍已有輸餉課稅之舉,
可確知當時已有糖廍之存在。
舊式糖廍的主體是由圓錐形之棚屋及熬糖屋兩部分構成:棚
屋是硤蔗的地方,底部約 50 尺,高約 30 尺,內部以竹木支撐,
通常利用刺竹(或麻竹)為支架,屋頂及四周用茅草、稻草或甘
蔗葉覆蓋頂部,建構成外觀如鐘型的草寮。熬糖屋是用土瓦舖蓋,
建築較為堅固並鄰接於棚屋之側門,屋內排列孔明鼎,是煮糖的
場所。此外,製糖通常日以繼夜進行,所以在糖廍旁搭建工寮,
供工人食宿與事務所之用。
糖廍通常在製糖之前才臨時搭建,大約是農曆十月,製糖期
結束後即行拆除,維持時間不過五、六個月之久。糖廍的構造南
北略有差異,因甘蔗生產季節在每年初冬到隔年春末,期間南部
為乾季,雨量少,所以糖廍的屋舍構造極為簡陋,廍寮以遮陽避
風為主。至於北部,製糖期間經常細雨綿綿,因此糖廍的構造較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7 -
南部講究,需有遮陽及防雨的功能。
清朝時期,糖廍規模有大有小,但必先取得政府之許可,且
須課蔗車稅,以「張」計算。例如《台灣府志》載康熙 32 年,
台灣蔗車共 198 張,每張徵銀 5 兩 6 錢,其中台灣府 99 張、台
灣縣 45 張、鳳山縣 29 張、諸羅縣 25 張。
一、糖廍的類型
台灣舊式的糖廍,因組織成員及營運方式之差異而有不同的
類型,連橫在《台灣通史》做了簡略的記載:「台灣熬糖之場,
謂之廍。一曰公司廍,合股而設者也;二曰頭家廍,業主所設者
也;三曰牛犇廍,蔗農合設者也。每犇出牛三,為園九甲。一廍
凡九犇,以六犇運蔗,三犇碾蔗,照鬮輪流,通力合作,其法甚
善,各鄉莫不設之。」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衍生品定价与估值方法.pptx VIP
- 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与技术赋能的实施方案.docx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KTV安全工作实施方案.docx VIP
-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 任务驱动模式 作者 徐铁 任务1-5.ppt VIP
- 新员工质量保证考试(中软国际)_3.pdf VIP
-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社教类节目的展历程.ppt VIP
- 新员工质量保证考试(中软国际).doc VIP
- KROHNE科隆-质量流量计-MFC 400的信号转换器VE53-VE54系列 产品选型综合样本技术数据表.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