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生态学 成都案例馆以1比10的比例还原了成都的活水公园。活水公园日处理污水量15m3左右,全部来自世博园区。 厌氧沉淀池 自然跌水曝气 人工湿地 世博污水 排放 * * 园林生态学 太阳 辐射能 有机物质的合成过程,即生产者(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量形成初级生产量。 热 能 化学能 热 能 机械能 活有机物质被各级消费者(动物)消费的过程。 死有机物质(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被腐生物分解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 能量流动特点: 1 “越流越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耗散。 2 单向流动,不可逆。 园林生态学 林得曼定律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园林生态学 二 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 牧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流的主要渠道。 能量流动以食物链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牧食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新陈代谢产物进入到腐屑食物链中,从而把两类主要的食物链联系起来。 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生态金字塔表示。 园林生态学 三 园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能量来源 园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同时人工补充的能源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一旦人工补充的能源终止,园林生态系统就会按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方向进行,而不是按人工的意愿进行。因而对于园林生态系统就如同我们种植庄稼一样,必须不断地投入能源,保证园林生态系统按照照人们的意愿进行运转。 园林生态学 2 能量流动 太阳能 光合作用 稳定化学能 贮存于植物中 少量被动物取食 部分用于生长 枯枝落叶流出系统 枝叶被修剪流出系统 人工补充能源 部分用于生长 呼吸 呼吸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园林生态学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二 水循环 三 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园林生态学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称为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相当复杂,有些养分主要在生物和大气之间循环,另养分在生物与土壤之间循环,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植物和动物体内保存的养分 ,构成内部循环。 根据养分循环活动的范围,可将物质循环分为三类: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化学循环。 生物化学循环:指养分元素在生物体内部的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养分在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 地球化学循环:指养分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 园林生态学 可以作为养分的有机物 活的有机体及生物残体 不能作为养分的有机物 煤炭、石油、草碳等 可以作为养分的无机物 大气、土壤、水等 不能作为养分的无机物 岩石中的矿物质 同化、光合作用 呼吸、分解、排泄 形成沉积岩 风化、侵蚀 侵蚀、化石燃料燃烧 形成化石 园林生态学 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 Mn B Fe S N C O H Ca K P Cu Cl Zn Mg Mo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 园林生态学 二 水循环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水循环的途径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空气污染和降水; 改变地面,增加径流; 过度利用地下水; 水的再分布。 园林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 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降雨 截留 穿透雨 蒸腾 渗透 地表蒸发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园林生态学 水循环(Water cycles 106×m3/a) 园林生态学 三 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元素的和要特点 A 养分循环以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为主,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当要弱一些。主要原因是植物体的枯枝落叶一般均被人为搜集走,使得地面的腐殖质的量相对较少。 B 人工投入的养分元素的量相对较多。其中一些是植物所必需的养分元素,如人工施肥;另一些是植物生长不必需的元素,如人为喷施杀虫剂。而通过大气和其它途径输入的量相对较少。 C 养分元素流失量相对较大。其中一部分是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被人为收集走;另一部分是人为对植物的修剪,使得部分养分元素被带走。 园林生态学 三 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 主要指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