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肿病防治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播大田根肿病的防治技术 第一步:土壤初步整理,去掉遗留的残渣→ 第二步:每亩用250--300毫升福帅得进行表面喷雾→ 第三步:待土壤风干后对土壤进行上下混土,混土深度15—20厘米,混土愈均匀,土粒愈细,效果愈好→ 第四步:播种→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整个生育期不会感染根肿病,如果混土均匀,技术环节不出错,效果最好最稳定。 根肿病的防治方案 (一年多季连作 ) 第一次:苗床处理+大田处理:每亩成本220-240元(采用局部翻塘处理成本要小,约不到150元),整个生育期不会感染根肿病。 第二次:苗床处理; 每亩成本20-40元,4叶后移栽能使主根不感染根肿病,防效在80%左右。后期在须根上可能会出现一小部分根肿,但是对产量影响不大。 第三次:苗床处理+大田处理:每亩成本220-240元,整个生育期不会感染根肿病。土壤中的根肿病菌密度有很大的降低。 第四次:苗床处理:每亩成本20-40元。 按照上述方法经过2-3年的时间,基本能控制大田中的根肿病菌的流行。 专家推荐 苗床处理:用科佳处理(浇灌) 大田处理:用福帅得处理(土壤混土)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的防治技术 薛建安 0591 内部培训 白菜根肿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病原:是 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 Woron.),是属于 鞭毛菌的一种真菌。病菌在 被寄生的寄主薄壁细胞内形 成大量密集、似鱼卵状的休 眠孢子囊堆。休眠孢子囊单 胞,近球形、壁厚。直径约 2.8-3.9微米。 内部培训 根肿病的侵入与传播 根肿病 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中流行的一种土传病害。在有自由水的条件下,游动孢子由植物体根毛处侵入寄主细胞内,刺激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导致根系形成肿瘤。病株叶色变淡,凋萎下垂,根部肿大呈瘤状。主根上的瘤多靠近上部,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凸凹不平,粗糙,后期表皮开裂或不开裂;侧根上的瘤,多呈圆筒形,手指状;须根上的瘤,数目可多达20余个,并串生在一起。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等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散发臭气导致整株死亡。根瘤烂掉后,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6-7年。越冬孢子囊以雨水、灌溉水、害虫和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越冬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大白菜在2~3叶期时,是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 内部培训 根肿病发生的条件 1、土壤湿度大:低洼积水地和水改旱的田块易发病。 ?? 2、土壤偏酸:最适PH6.2,PH7.2以上发病少 ? 3、土壤缺钙:氧化钙不足, 粘重土壤透气性差,利于发病。 4、气温适宜:9-30℃都可发病,最适温度是23度。 ?? 5、土壤中存在病原菌:特别是连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连作田中,有大量的芸苔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囊存在,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 内部培训 根肿病对产量的影响 1、苗期感染,主根肿大: ①叶菜类:产量减少40—100% ②花菜类:产量减少60—100% 2、中后期感染,须根肿大: ①叶菜类:产量减少10—40% ②花菜类:产量减少20—50% 农业防治措施 凡以前发生过根肿病的田块以及窜灌过发病田水的田块和带来菌土、病株的田块,均为今年根肿病预防的重点对象,需要落实好以下措施: ?? 1、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 2、调节土壤酸碱度,亩用消石灰100-15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表,通过整地充分拌于土中。 ? 3、加强栽培管理,坚持深沟高箱,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采取高温煮或晾干后统一烧毁,绝不能将病株移留于田中或丢在其它区域,防止病菌更大面积的蔓延。 内部培训 世界上比较有效的化学防治技术 内部培训 1:使用 福帅得进行大田土壤处理 大田的处理方法是: 整平土地后,每亩用福帅得250-300毫升,以稀释2000倍的药液对土壤表面进行喷雾,待土壤风干后用工具对土壤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