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从舞台到讲台__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李海青是北京戏校78届的高材生,亦是著名京剧程派教授李文敏的得意弟子。从戏校毕业后,李海青在北京京剧院从事了20多年的舞台演出工作,是京剧院的一名优秀青衣演员,并在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中承担了大量工作。如今人到中年的她回到母校从事教学工作,把近30年的舞台经验倾囊相授。李海青为人师表,深得学生信赖,是一位有强烈责任心的好老师。对比之前当演员,她说:“当老师能让我静下心来,我很享受这份工作。”
从尖子生到“万能里子”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北京戏曲学校的78届人才济济,培养了诸多京剧人才。作为“文革”后恢复传统戏的第一批学生,海青很幸运地得以师从很多优秀艺术家,如跟随梅兰芳的弟子贾世珍老师学习《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梅派代表剧目,跟随张玉英老师学习《二堂舍子》《三娘教子》《凤还巢》《大探二》,跟随崔荣英老师学习《二进宫》《女起解》《玉堂春》《断桥》《金水桥》《穆柯寨》《望江亭》《乾坤福寿镜》,跟随李喜鸿老师学习《打焦赞》《擂鼓战金山》等扎大靠的武戏,还跟随佟熙英、巴金陵学习了《棋盘山》《樊江关》等戏。这数量庞大、丰富的剧目为她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毕业前一年,班主任找到海青做思想工作,希望她去学习程派。尽管自己钟情于刀马旦,身上功夫也很好,但一贯听话的她没有跟老师讲出自己的心声,服从安排,跟随李文敏老师学习程派。刚开始,海青跟不上进度,显得有些吃力。然而李老师非常有耐心,对于海青的用功,她看在眼里,并且格外关照。寒暑假时,海青常去李老师家补课,李老师总是倾囊相授,并且挽留海青吃饭,经过一段时间刻苦的学习,海青在程派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吃完饭,李老师总说,“吃完再给你说说!”李老师慈母般的厚爱,至今仍让海青心存感激。由于海青勤奋刻苦,到毕业的时候已经学会《贺后骂殿》《武家坡》《窦娥冤》《荒山泪》《朱痕记》《锁麟囊》等多出程派戏。78届毕业时,北京戏曲学校实习团成立,海青与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被留了下来,经常在老长安大戏院、中和剧场、西单剧场等地演出。那几年海青演出的程派戏非常多,常演剧目就有《窦娥冤》《武家坡》《朱痕记》《锁麟囊》《红鬃烈马》等,她逐渐成为程派演员中的后起之秀。后来她又求教于程砚秋先生的弟子王吟秋老师,学习了《亡蜀鉴》《红拂传》。
1991年,实习团归入北京青年京剧团,1992年,海青与王蓉蓉、朱强、陈俊杰共同排演了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同年参加了全国青年团队汇演,获集体创作奖。1993年,因主演《六月雪》一折获北京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表演奖。海青与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等著名演员同台排演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并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进入北京京剧院后,海青的专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她经常参加剧院的重点剧目及重要的演出活动,并随团出国访问,演出遍及海内外;同时,她的专业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众多艺术家的提携与合作的机会。如与张学津老师同台演出《十老安刘》,饰演吕后;与叶金元老师演出《野猪林》饰演林娘子;与谭孝曾、阎桂祥演出《大登殿》饰演代战公主;与赵葆秀老师演出《岳母刺字》饰演岳夫人等。海青不但能演主戏,配角戏也演得相得益彰,作为配角,她能够做到既不抢戏又很好地诠释人物,且不计名利。她扎实的功底和优秀的艺德,给领导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获得同行的称赞,成为京剧院不可多得的好演员,被李文敏老师誉为“万能里子”。
十年京剧音配像
1996年,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启动。这项前所未有的京剧抢救工程对演员要求很高,需要经过层层筛选,领导审查,最终正式出版录像。海青参加的第一出戏是《锁麟囊》,演出后,著名导演马崇仁特意找到海青,惊讶地问道:“怎么以前不知道你啊?”从此配像任务接踵而至。海青参与音配像工作近10年,参演了几十出戏,任主要角色40余出,以至于有票友说:一看李海青演出,就会想到音配像。
音配像要求演员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录过几出戏后,天资聪颖的海青很快掌握了这项工作的要领,但为了保证音配像的质量,她虚心求教,从不懈怠。有些戏没演过,甚至没见过,在老艺术家的指导下,海青从头学起,精益求精,刻苦排练,力争重现神形。她在艺术上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得到了迟金声和马崇仁两位导演的认可。音配像的配置工作请来了很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海青因此有机会与他们合作,接受指导。如配程砚秋先生的《锁麟囊》《文姬归汉》《碧玉簪》时,请来了程派弟子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老师等,在他们的指导下,海青受益匪浅。海青还有幸与当今谭派掌门人谭元寿老师同台配像,在《龙凤呈祥?洞房》中饰演孙尚香,在《战太平》中饰演郜氏。在与张学津老师合作了《一捧雪》《马义救主》两出戏后,她深深地为张学津老师对艺术的痴迷所感动。海青动情地说:“张老师排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