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基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药剂科 朱宁生 绪论 提取分离方法 提取 浸渍 适用于不宜遇热的,含淀粉、粘液质、果胶多的 时间长、效率低、水提液易发霉变质, 渗漉 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不破坏成分 消耗溶剂、时间长 煎煮 简便,可提取大多数成分,必须水为溶剂, 易挥发易加热破坏的成分不适用 回流提取 效率高,以有机溶剂为提取溶剂, 不适用与遇热易破坏成分,耗溶剂。 连续回流 效率高省溶剂操作简单;索氏提取器,有机溶剂 加热时间长,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 超临界 CO2最常用物质,低温提取。 大极性效果差,加大极性溶剂夹带剂。 其他 蒸馏:用于难溶于水的挥发性物质 升华法:如樟脑、咖啡因 超声提取法:效率极高 分离与精制 溶解度差别 结晶及重结晶,关键:选择合适的溶剂, 不反应、高温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 加热近沸投晶体溶解,趁热过滤,放冷析出晶体,杂质应高温低温溶解度都很大或都很小。 纯度判定方法:结晶形态与色泽;熔点熔距短;色谱(三个以上的展开剂);质谱核磁等。 极性差异 水提醇沉法:中药水提取液加入乙醇,降低极性,沉淀出高极性物质 如多糖、蛋白质 醇提水沉法:中药乙醇提取液加入水,增加极性,沉淀出小极性物质 如树脂、叶绿素 酸碱性 酸提碱沉法:用于生物碱提取分离 碱提酸沉法:用于酚、酸类提取分离 沉淀试剂 酸性化合物:与钙盐、铅盐形成沉淀 碱性化合物:与苦味酸盐、雷氏铵盐形成沉淀 分配比 各成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K不同。极性:偶极矩、极化度、介电常数 正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分离极性大的 固定相 氰基、氨基 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分离极性小的 固定相石蜡油、RP-2、8、18 亲脂: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吸附性 物理 硅胶(酸性)、氧化铝(碱性)、活性炭(中性) 吸附柱色谱注意事项:1、吸附剂用量为样品量30-60倍;2、尽可能选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3、洗脱用溶剂极性应逐渐增加;4、酸性物质用硅胶,碱性物质用氧化铝;5、TLC组分Rf达到0.2~0.3时溶剂可用于柱色谱分离 化学 酸碱吸附 半化学 聚酰胺:耐碱不耐酸、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羰基和羟基发生吸附,羟基越多吸附越强 共轭性越强,吸附力越强 酚羟基相邻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力减弱,苯酚强于邻二苯酚 聚酰胺对酚类、黄酮类时可逆吸附; 对鞣质时不可逆,可用于脱鞣处理 大孔树脂 物理吸附和分子筛性能,极性大的先洗脱, 影响因素:比表面积、表面电性、氢键 水——单糖、鞣质、低聚糖 丙酮——中性亲脂性成分 70%乙醇——皂苷(无大量黄酮) 3~5%碱——黄酮、有机酸、酚性物质 10%酸——生物碱、氨基酸 分子大小差别 凝胶色谱法:分子筛;大分子先出,小分子滞留, 凝胶:不溶于水,吸水膨胀的球形颗粒 膜分离法:渗透、反渗透、超滤、电渗析、液膜技术;小分子透过膜,可除小也可除大 解离程度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吸水膨胀的球形颗粒 碱性用阳离子,酸性成用阴离子树脂。 沸点分离 分馏法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 纯度测定 结晶形态与色泽;熔点熔距短;色谱(三个以上的展开剂);质谱核磁 结构研究 高分辨率质谱法(HR-MS) 分子式确定,判断分子量, 红外光谱IR:4000~1500 特征官能团区, 1500~600 指纹区 真伪 紫外光谱UV 共轭体系才有紫外吸收 推断骨架类型,精细结构 核磁共振NMR H-NMR 提供不同氢原子信息 化学位移、耦合常数、质子数(积分面积) 生物碱 基本内容 定义 含氮有机化合物,氮原子结合在环内,多数碱性,有生理活性, 分布存在 多分布在双子叶植物中,集中在某一器官(麻黄髓、黄柏皮),不同植物中含量差别很大 多数以有机盐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碱性极弱,如酰胺类) 结构分类 吡啶类 简单吡啶类 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胡椒碱 双稠哌啶类 有喹诺里西啶母核,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各种苦参碱 莨菪烷类 莨菪碱(洋金花) 异喹啉类 简单异喹啉 苄基异喹啉 1-苄基异喹啉类:罂粟碱、厚朴碱 双苄基异喹啉:汉防已甲素、乙素,蝙蝠葛碱(北豆根) 原小檗碱类 小檗碱类:季铵碱(黄连) 原小檗碱类:叔胺碱(延胡索) 吗啡烷类 吗啡、可待因 吲哚 简单吲哚类:靛青苷 色胺吲哚类:吴茱萸碱 单贴吲哚类:利血平(萝芙木) 士的宁(番木鳖) 双吲哚类: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花) 有机胺类 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麻黄碱、秋水仙碱 理化性质 性状 状态 多为结晶。 液态:烟碱、槟榔碱、毒芹碱 挥发性:麻黄碱、烟碱 升华性:咖啡因 颜色 多为无色。 黄色:小檗碱、蛇根碱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