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案三篇.doc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案三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 案三篇 篇一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芬、券、盲、纯、汹。 2.新词:幽静、纯熟、陶醉、断断续续、水天相接、记录、微波粼粼。 3.重点段:第8、9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贝多芬的卓越才华,更要学习他的善良和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主要通过抓重点段落,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来解决。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2.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的钢琴曲。本文写的是一个传说,生动地记叙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板书课题。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朗读课文(分节朗读),正音。 (2)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3)新词: 幽静:偏僻、清静。 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记录: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4)质疑问难,教师点拨。(简介贝多芬) 3.配乐朗读或范读课文,学生自悟。 (1)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 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再读课文,想想本文按总起、传说可以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1)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 第二段(2-10)传说。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找学生读传说部分,按传说的起因、经过、结果把第二部分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二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2)讲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 第二层(3—9)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月光曲》。 第三层(10)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体会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一段。 齐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学懂了什么?(学懂了贝多芬是德国的音乐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传说。)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读第一、二层,思考回答: a.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b.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c.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 (a.贝多芬是在秋夜,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幽静的小路上。时断时续的琴声吸引了他的注意。b.从兄妹俩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兄妹俩亲密友爱,互相关心、体谅,手足情深。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很感动,他想我一定要为姑娘弹琴,于是轻轻地推开门进屋。c.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弹不好的那首曲子。一曲弹完了,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激动的赞美,想到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琴声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知音,因此贝多芬也很激动,决定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 ②出示幻灯片:阅读重点段第8、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a.贝多芬看到了什么? b.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联系? c.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d.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讨论、交流、点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