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
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初唐诗人陈子昂疾呼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促成声色与性情的统一;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提倡复古,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提成三代两汉的古文,在其基础上建立一种与道合一的新的文学语言和文体)
文与道的离合,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政治理想的关系;此外,道家、佛学以及反映市民要求的思想先后不同程度的渗透进来。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试图打破按朝代分期的框架,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其阶段性(九个方面:创作主体;思想内容;文学体裁;文学思潮 ;接受对象
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文学流派;文学传媒; 主体,读者)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 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 运动(1919)
二、概述:
(一)上古期
总:各种文学体裁的孕育;思想基础的孕育;(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重社会功能,道重审美价值已形成(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奠定文学的基本格局(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收对象,传播媒介为文字),直到宋出现市民文学。
1、第一段先秦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史从巫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人事记录;士兴起活跃;文史哲不分(散文),诗乐舞结合。
2、第二段秦汉文学。创作主体处境变化,士聚集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汉代文学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以新姿态新活力酝酿出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五七言体
(二)中古期
将魏晋作为新开端划分依据(中国文学的所有因素在这个时期具备且成熟):
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开始并完成;
文学语言古奥到浅近;
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pdf
- 2024年广西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高频核心题库3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医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5版.docx VIP
- 爱普生 T3280 T5280 T7280 T3000 T5000 T7000 绘图仪维修手册.pdf VIP
- 2024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ptx VIP
- (小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专项复习1.doc VIP
- 《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与2025版新旧对照采掘部分.pptx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教案(2025秋).doc
- NB∕T 10287-2019 玻璃钢电缆桥架.pdf
- 苍南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考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