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三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 教案三篇 篇一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教学难点: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 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篇二 1、我会认识8 个生字。 2、我要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 新凤霞是我国的评剧演员。小时因家境贫寒,她没有上过学,六岁开始学戏,十四岁就肩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她唱的评剧《刘巧儿》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获得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后来因得病上不了舞台,于是刻苦学习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写出了二十九部、近百万字的作品。对于自己取得的优异成绩,她觉得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父亲。 教学过程: 一、导学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下你吃糖葫芦的模样,好吗?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自学 1、我会读,我理解。(我会认真地读词语三遍,有不懂意思的词语我会查字典。) 走街串巷 掉皮损伤 晾晒 竹签 耽误 甩糖风 掺假 赚钱 2、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我还有不懂的问题,我要记录下来。 三、组内小展示 1、围绕自学要求小组内展示汇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整理学案 篇三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好吗?(课件出示冰糖葫芦图片)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 、检查词语(课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1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 )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 、小组合作研讨。 3 、班内汇报交流。 4 、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