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案及备课资料.doc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案及备课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小不不”施 努策尔》教案及备课资料 篇一 1.学会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默读课文,体会“施努策尔”的特点,感悟文章描写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培养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基础知识 区别字 搭( )恼( ) 塔( )脑( ) 正音字:掺(chan) 莽(mang) 澄(deng cheng)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作家沃尔夫的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倔强、逆反但很善良、勇敢的小兔子形象,这样的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2.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对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描写,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3.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描写,准确把握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4.教学突破点: 以疑促思,把握凸现人物特点主线组织教学。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理解“小不不”的含义。 2.简介作者沃尔夫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2.学习生字。 3.在初读的基础上,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三、作业 1.写生字,抄句子。2.继续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不不”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白搭、掺和、苦恼、澄清、漏洞、莽撞、庞然大物、惊慌失措 2.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 (二)默读课文,体会小兔子的性格特点 1.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施努策尔”是一致什么样的小兔子?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 2.学生相互补充。 (三)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作业: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五、板书设计 “小不不”施努策尔 倔孩子 难管教的孩子 心眼好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沃尔夫(Friedrich Wolf,1888—1953),德国剧作家,儿童文学家。青年时曾做过海员,后来学医,毕业后在船上做医生。1928年加入德国*。二战后,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大使。沃尔夫是德国现代戏剧的重要代表,早期作品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代表作品是《穆罕默德》、《黑色的太阳》等。1928年开始转向社会批判主义,创作了《氰化钾》、《泰扬觉醒了》等剧作。发表了文艺论文《艺术是武器》。沃尔夫最的戏剧作品是《马门教授》、《托尔斯?门采尔》。沃尔夫还为儿童写了许多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出版过《沃尔夫童话集》。 篇二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读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快速浏览文章,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个通话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三、通过具体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2自然段) 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主人公施努策尔是一个不听话,性格倔强,可爱,幸运”的孩子。 (1)3自然段中的“不假思索”反映出他做什么事情都爱说“不”,人称“小不不” (2)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关黑屋也不认错;母亲让他拔嫩草,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根木头,简直就像瘫了似的。 (3)他十分让父母亲头疼。第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4)“他心眼好”但是就是“跳不出自己的影子。”惹爸爸生气,他很难过,但是不表现出来。(6、10自然段) (5)对于妈妈的锦囊妙计,激将法上当。 (6)有疼爱他的父母亲。 四、感受人物的变化 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 妈妈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负负得正。(12自然段) 2.出现漏洞 (1)施努策尔的心里变化 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 “几乎啥也不吃” “不,我不去!”自言自语。充分体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但是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母亲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