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 [摘 要] 平安时代日本女性文学空前繁荣,女性完成了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这无论在日本文学史还是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极为罕见。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三种主要因素交织的结果。 [关键词] 日本 日本文学 日本化 宫廷女性 原因 日本平安时期(794-1192)是女性文学独领风骚的时代,女性作家呈群体出现,既有女诗人,也有女散文家。如《古今集》中的六歌仙之一小野小町,以及选子内亲王都是著名才女。而女性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源氏物语》、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更是分别代表了日本古典物语文学和日记文学的最高峰。而纵观中国文学史,著名的女流文学家却是廖若星辰。与日本的平安时代同期的中国唐代,诗词最繁盛,但著名的女性作家却只有李清照。诚然,中国古代女性因为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社会地位不高,故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但同样是“男尊女卑”的日本平安时代,缘何日本的女性文学呈现出世所罕见的繁荣景象,甚至部分取代了男性文学完成了民族文学创作的重任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日本在圣德太子以后,平安朝以前,由于“汉风运动”的影响,一直照搬照抄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从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学术等汉风化的过程,其学问是唐代的学问,“那时无论日本人搞多么杰出的学问,仍然是中国文化的翻版”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186页。。从8世纪中期开始,班田制日渐瓦解,经济频临崩溃,这对封建集权的律令政治产生极大挑战。8世纪后期,桓武天皇即位,随即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改革,并于794年迁都平安京,平时时代拉开序幕。至9世纪中期,出现藤原氏摄关政治,庄园制形成,经济得到较大发展,随之而来日本男性统治阶层开始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行历史性的思考。 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186页。 宽平二年(890),菅原道真向朝廷上奏,建议停止派遣遣唐使,以削弱汉文化的影响,改变平安时代初期以来和歌衰落的“国风黑暗时代”的局面。并确立了以“和魂汉才”为主导的构建民族文化的主体思想。 如果说用汉文写的《日本书记》是日本人国际意识的萌芽,《风土记》是日本人“地理”及“历史”意识的苏醒,那么到了平安初期,仍然未有独立于汉文,而且能够启蒙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的日本,正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的诞生而翘首期盼。 但这一时期,掌握政治权力的男性大多熟习汉文,公文使用汉文书写,故难免继续受到“汉风”的影响,这反而给女性文学的突围而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随着具备文学修养的女性相继涌现,女性开始在日记里表达其季节感悟及喜怒哀乐,日记文学开始以一种新文学的姿态对“国风文学”之形成产生了很大作用。在平安时期日记文学中,除纪贯之的《土佐日记》外,其他日记作品皆是出自女性之手。而且,即便是作为八尺男儿的纪贯之,在《土佐日记》也是以假托女性的口吻而作。 这主要是因为具备文学修养的日本女性,比男性感情更加细腻,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容易摆脱汉文的庄重有力之感,所以能更加彻底的摆脱汉文文学思维的影响。不少平安时期的作品都反映了日本女性如何贯彻“和魂汉才”的主体思想。这里以《白氏文集》在日本的流行的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白氏文集》自传入日本以来,风靡一时,随笔集《枕草子》、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处处可见对白居易诗的活用。白诗追求自然相通,心物一体的精神,以及对自然景物表达出的“闲适”、“感伤”思想,与古代日本人的纤细的心性、敏锐的季节感和“物哀”、“风雅”的审美情意不谋而合。然而,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于白居易讽喻诗的“兼济之志”的摄取并不积极”叶渭渠:《日本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而是更加关注其闲适诗的“独善之心”。日本女性文学吸收和消化白居易诗文,是根据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有所选择与扬弃的。这样奈良时代以来由男性主导的对中国文化全盘照搬的方式已经开始产生明显不同,女性自然便成了顺应“和魂汉才”而出现的国风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学者内藤湖南也指出:“《源氏物语》当时备受推崇,正是因为这部作品满足了中国道德也非印度道德的某种要求”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0页。日本那时候开始持有一种特别是与中国道德和文化相脱离的观念。日本人已经开始从女性创作的描写男女间放荡关系小说和叙述生活琐碎的日记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把它视为一种日本文化,更把这种观念视为至真,并从中发现了日本人的真诚的、正直的性格。女性文学已经顺应时势成了国风文学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