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与识记检测(一)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古代男子 18 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
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20 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
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 南郊祭天, 北郊祭地, 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
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
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3 分)
A.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
必是升职。
B. “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 “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
不同的。
D. “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
别出匠心各有所好。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称。
B. “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 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 “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常用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则常用“右迁”一词。
D. “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 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类似的词语还有 “致仕”。
4.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
贬官远地, “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 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
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
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
C. “明年进都督佥事”中, “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 “明年”指“今年的
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 “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
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
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杨广为隋炀帝。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 。
B. “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 “薨”“卒”“不禄”等。
C.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 ,共 130 篇。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
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 “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 ,这
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