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s5u精品课件 例1(2009 南京模拟试题)下列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为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2008年江苏卷)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例2图12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007年南京调研卷)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既复杂又有规律,读图回答。 画风向技巧: 1、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 2、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规律画出偏转方向; 3、将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擦掉。 为何巴山多夜雨? 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谷底的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形成低气压区,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为何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地转偏向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风向 3.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 风向 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考虑摩擦力) 摩擦力 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998 (hPa) 998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决定风向 决定风速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影响风向 南左北右 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5、图2-2-1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 ) 图2-2-1 B A 风向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B 画出AB 两点的风向,比较AB两点风力的大小 理想环流.swf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 若地表均一,但受热不均,地球不自转,会形成 单圈环流 。 三圈环流.swf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北 信 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2、气压带和风带 三圈环流在地球上形成了七大气压带和六大风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影响气候 气流 特征 成因 分布 气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南北纬60°附近 南北纬30°附近 赤道附近 热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冷高压 热高压 冷低压 热低压 下沉 上升 上升 下沉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影响 气候 风向 风带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南半球 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热 1.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 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 C.甲位于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