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优秀复习课件(定稿).ppt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优秀复习课件(定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 两汉散文: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清散文:明“七子”、归有光等人的散文较稳有名。清以桐城派散文为代表。桐城派代表:姚鼐、方苞、刘大魁。 ;;史书体例:;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之)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 从属二主、有二心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出使的人 您,多指男子 边邑,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鄙 办事的官吏,这里婉指秦穆公 离开 那个人;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 ,明智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 高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 ,供给提供 无能为也已 通“矣” ,了 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词类活用;吾其还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夜缒而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因人之力而敝之 ;重点字词;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选自《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共33篇,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日以尽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 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重点语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伤长者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持千金之资币物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秦兵旦暮渡易水 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箕踞以骂曰 群臣怪之 发尽上指冠 太子迟之 其人居远未来 函封之 使使以闻大王;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史记》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鲁迅先生曾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 2、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3、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字就能突出地刻画人物个性。;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