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第十三课古汉语修辞方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用典 用典又称“用事”、“援引”。它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引用的方式看,用典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类。指明出处或来源的是明引,没有指明出处或来源,而把它跟作者自己的文章融为一体的是暗引。 用典的作用,一是用来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是使语言典雅精炼,富于表现力。 明引: (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割裂 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只取用其中的一部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割裂。割裂可以看作是用典的一种特殊情况。 1、 对于古书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另一部分的意思。例如: (1)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陶渊明《饮酒》其四) (2)愿言之怀,良不可任。(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2、对古书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的是整个句子的意思。 例如:晋·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尚书·仲虺之诰》:“徯(等待)予后,后来其苏。” 3、对古书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截取的这一部分既不表示另一部分的意思,也不表示整个句子或词组的意思,而是表示另外经过变化的意思。 例如:诏以“谢玄勋参微管,宜宥及后嗣,降死徙广州”。(《宋书卷十九》)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割裂的基本特征 首先,割裂的方式是随意的,几乎无章法可循。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外,有时还在两个句子之间相互截取替代,比如截取下句的一部分来表示上句话中某一部分的意思,《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后人截取下句的“具尔”来指代上句的“兄弟”,如晋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 其次,由于任意割裂,随便拼凑,导致了一大批畸形词语的产生,比如把原本是意义完整的词语强行分割,把意义毫不相干的词生硬组合在一起,结果造出一些奇形怪状的词语来。 《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意思是说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必定对兄弟友爱。后人截取其中“友于”二字来指代兄弟。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而志。”这里“盍”是个合音词,意思是何不。后人截取其中“盍各”二字,表示各抒己见,也是很独出心裁的创造。 二、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互见”,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互文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主要是诗歌)表达的需要。 互文可分为当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类。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2)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3)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比较复杂的如;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三、合叙 合叙,又名合说,并提或分承。是指在形式上是一套语法关系,而在内容上却包含着两套或两套以上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合叙的作用主要是使行文紧凑而免于板滞。 (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侍中侍郎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3)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 (4)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汉书·魏豹传》) 四、连及 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这就叫连及。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同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与甲事物属于相关或同一类别;反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与甲事物属于相对或相反的类别。 连及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音节的匀称而以词足句。 同类连及: (1)我有亲父母,逼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