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基底节区多发点状钙化的鉴别诊断(图文).docx

两侧基底节区多发点状钙化的鉴别诊断(图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侧基底节区多发点状钙化的鉴别诊断(图文) 两侧基底节区多发点状钙化,考虑以下鉴别诊断: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基底神经节对称性钙化最常见,其他如大脑、小脑、脉络膜丛、大脑镰、皮肤、肌腱、脊椎韧带也可见散在钙化。 2、结节性硬化:以室管膜下结节为主,多数有双侧、对称、多发,可累及基底节;室管膜下星型细胞瘤也见钙化,少数见于皮质内。钙化表现为斑点片,每个钙化均较小,散在分散。常有面部皮质腺瘤。 3、Down综合征(国内又称为先天愚型):以弥漫性脑萎缩为主,少数伴有双侧基底节钙化。常伴有小脑发育不良。 4、Tay-Sachs病(指一种与神经鞘脂代谢相关的隐性常染色体遗传病,因缺乏脂粒酶己糖脱氨酶A导致皮质和小脑的神经细胞及神经轴索内神经节苷脂GM2积聚、沉淀。视网膜神经纤维变性):偶见基底节及皮质的斑点状钙化,但无特征性。 5、Cockayne综合征(纹状体小脑钙化和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侏儒症、视网膜萎缩和耳聋综合征):基底节钙化和小脑钙化斑片状脱髓鞘样改变。 6、Fahr病(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锥体外系铁钙沉着症或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 症):常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钙化,有时可见丘脑、小脑齿状核及双侧半卵圆区。基底节钙化常呈铸行,表现为圆柱行,或倒八形等,其次为小店状、簇状、片状,也可见较广泛见于额、顶。颞枕皮髓交界区,呈点片状或条状带。 7、HSD(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伴斑片状高密度钙化病灶,尤以苍白球为甚。 8、类脂蛋白沉积症:也可出现基底节钙化,更多见于蝶鞍外侧颞区内侧的局限性豆型钙化。眼、牙、骨发育异常同样也可以出现基底节的钙化,也同时具有其他的明显异常。 9、炎症感染:小儿弓形虫病脑内改变以钙化常见,且以基底节点状或弧线状钙化多见。新生儿期、婴幼儿期脑CT表现室管膜下钙化斑伴有脑室扩张、脑发育不良应考虑脑先天性感染,此外可见侧脑室旁或灰白交界小片状低密度区、脑积水及脑发育不良,AIDS、囊虫病、麻疹、风疹等也可见钙化。典型结核球呈环状或蛋壳状钙化,同时伴有病灶周围水肿。 TORCH感染:TORCH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字头组合,其中To代表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R代表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C代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代表单纯疱疹I型和II型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I and II)。 典型CT表现:1:颅内钙化,出现于室管膜下,基底节区,脑白质中,多为小点状,弧线状,板块状,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现率达40%。2:软化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及大脑半球。3:脑室扩大,多为双侧脑室的明显扩大。4:脑发育障碍。 10、新生儿缺氧:也可以引起颅内钙化。 11、肾小管性酸中毒伴骨质疏松症,碳酸苷酶II缺乏病:AR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脑内多发钙化。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